全球60天文台監測

全球60天文台監測

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深入撞擊」任務,是人類首次利用人造發射物體撞擊太空彗星,為了記錄和觀察這次歷史性撞擊,NASA出動「三寶」觀察,全球六十個天文台都見證這次歷史盛事。

NASA出動「三寶」

NASA出動了「哈勃」、「錢德拉」和「斯皮策」這三大太空望遠鏡,觀察和記錄撞擊的情景。全球二十國共六十多座天文台都會金睛火眼地參與觀察,台灣中央大學位於玉山塔的鹿林山天文台,昨晚接力觀測撞擊後七至八小時的彗星變化,觀測結果將供夏威夷大學參考。
中國科學家一直緊盯彗星被撞擊前後的變化。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的科學家密切監測整個撞擊情況,廣州英豪學校天文台和廣東天文學會成員,昨晚也用廣東最大的天文望遠鏡觀察。北京天文台的專家估計,撞擊引發的「太空煙花」會持續數小時,一般人只要用專業望遠鏡也可以在中國看到。
美國夏威夷的威基基海灘,昨天聚集了超過一萬人,齊齊在海灘一個大螢幕前,觀看NASA的轉播,其間不時傳出「哇」的聲響。十九歲的魯斯坦在彗星被撞擊的一刻,就在天空看見一道紅色閃光,歷時五秒,她說:「我覺得很幸運。」

中國人名字永留彗星

另外,撞擊器撞向「坦普爾一」時,它攜帶的一片儲有全球五十六萬名天文愛好者名字的雷射光碟,也隨着進入彗核而永留彗星內,光碟上載有上萬名中國人的名字。
美聯社/新華社/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