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助防止彗星撞地球

有助防止彗星撞地球

彗星是由四十五億年前太陽形成時的殘餘物質組成,由於至今可能仍保留了古老宇宙物質,科學家希望「深入撞擊」任務能解開宇宙之謎,甚至有助防止彗星撞擊地球。
依照天文學理論,彗星核心是很小的「髒雪球」,主要由冰和塵埃物質組成,一般幾公里至幾十公里大,受到太陽熱量時,噴出的彗髮可長達幾十萬公里,彗尾甚至延伸上億公里。

地球生命或源自彗星

NASA今次的目標是要探索彗星核心的構造和內部物質,科學家森舍爾說:「我們就像要用鎚仔敲擊它,想看看裏面有甚麼。」科學家還希望藉着可能被撞擊出來的太陽原始物質,以探索太陽系的形成、演進,以至地球及人類生命起源。
彗星被喻為「宇宙化石」,大約三十九億年前,這種化石密集轟炸包括地球在內的行星,之後地球就誕生了生命,科學家估計彗星當年可能同時將水、冰和有機物質帶給地球,孕育出生命。由於彗星曾於六千五百萬年前撞擊地球,科學家更認為今次任務有助他們未來更精確地改變彗星的軌道,防止它撞向地球。
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