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場售貨員 分秒必爭 觀人於微

機場售貨員 分秒必爭 觀人於微

在香港國際機場共設14間分店的FreeDuty免稅店,在中港城和港澳線碼頭也有3間舖,加上機場擴建及預計出入口岸會繼續增加,FreeDuty亦需增聘前線人手以應付需求。行內人認為,一名成功的售貨員必須眼明手快,腦筋靈活,就顧客需要而作出相應的推銷手法。

98年加入FreeDuty免稅店、主力銷售酒類產品的售貨員(離境大堂)李月華,雖然之前具銷售服務經驗,但第一次在機場內面對來自世界各地的旅客時,她坦言,要在短時間內成功銷售貨品,實屬一項挑戰。

38萬售一支酒成佳話

她說:「旅客很多時都趕着登機,我們必須動作明快,現時香港國際機場部份登機閘口較遠,不少旅客會提早入閘等候登機,令我們亦有較充裕時間向他們推銷產品。」
此外,推銷技巧對售貨員來說最為重要,李月華6月初向一名本無意購物的本地旅客推銷產品,結果令對方動心買下一瓶價值38萬元的格蘭菲廸1937年威士忌,頓時成為公司佳話。她深信:「客人買得舒服,就會多買一些。」她對待顧客時不靠硬銷,而是觀人於微,靈活變通對待。「一聲簡單的招呼,已可透過對方的回應、神情和姿態,了解客人需要。」

避免硬銷努力至最後

她指出,應重視客人的意願和態度,如客人不想被騷擾,便應讓客人慢慢揀選,待對方有問題時才迎上。「客人選好產品時,便是推介其他產品的最佳時機,推介時亦要留有餘地讓顧客有所選擇,保留客人的自主權,就不會給人硬銷的負面感覺。」
只要客人不抗拒,李月華便會進一步跟客人交談,以閒談方式「軟」推銷,並會分秒必爭。「收錢時仍盡最後努力問客人:『真的不要多一支嗎?』」她笑言,只要客人讓她開口,她就有機會售出產品,最感滿足是客人由原本無購買意欲,到後來成功令對方購物。

洞察民族特質添勝算

隨着經驗累積,李月華亦掌握了不同民族的特質,對銷售有莫大幫助。她說:「西方人士態度友善,又酷愛威士忌,亦會順道向我們查詢機場內的資訊;而日本人愛紅酒;韓國人則說話粗聲粗氣,北方人豪邁,很容易會被嚇倒;而消費能力最高的就要數中國和韓國人。」
不少客人會要求售貨員介紹送禮或自用的產品,故此李月華每天上班的首要工作便是翻閱逾千件產品的資料,包括紅酒、中國酒、拔蘭地、威士忌,以至伏特加等,特別留意新產品的資料和特色,對報章雜誌上有關酒類的介紹亦會多加留意。

最辛苦輪班偶爾失眠

李月華直言遇上愛好杯中物的熟客,大家便會滔滔不絕地談酒,而該支38萬元的威士忌就是跟客人講了一個小時酒經後的成果,因此對她來說,在機場上班雖然偏遠,但可以跟世界各地的人接觸、談天談酒,擴闊視野,亦是趣味所在。
她直言最辛苦之處是需輪班,早更在早上6時30分開始,加上上班地點偏遠,必須很早起床;而夜班工作則至午夜12時,每4周轉更一次,因此偶爾會因時間轉換而失眠。
記者:葉敏儀

當有旅行團準備登機或航班抵港時,突然會有大批顧客湧入店內,經驗較淺的售貨員會有點手足無措。

李月華跟客人談了1小時酒經後,終打動對方買下這支38萬元的格蘭菲迪1937年威士忌收藏,一時成為公司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