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之見:收窄差價利期權發展

英之見:收窄差價利期權發展

昨天是美國假期,金融市場比較淡靜是正常,交易所選作實施收窄差價的日子,明顯事前是有所考慮。近年交易所不少措施自己都相當認同,處理遠比以往為佳,希望最終可以帶動市場的發展。
以初步觀察,投資者仍未習慣新的差價,理論上差價收窄之後,掛牌節省的使費減少,機會成本則增加,交投應該更活躍,筆者自己買美股永遠都是落一個高於市價的股價盤,從不排隊。不過似乎香港的排隊文化根深蒂固,一時三刻改變不了,投資者並不因為差價收窄而特別爽手。
正股差價收窄,對衍生工具有影響,自己甚少參與認股證買賣,對窩輪昨日的變化並未有特別感覺,不過期權方面明顯有改善,以長實(001)、和黃(013)為例,以往正股差價0.25元,期權普遍差價也是差不多,昨日正股差價收窄至0.05元,期權則大概是0.10元左右,相比以往吸引力大增。今次措施其中一個正面影響,是期權市場有機會有較大發展。

新股破底也有機會翻身

當然香港炒賣期權的人相當有限,自己寫股票很多時都有人跟進,就算AIG也有朋友跟買,但上周四推介新世界發展(017)10元認沽期權,當日成交掛零,可見推廣這種產品之難。自己曾經想過真金白銀買10張20張粉飾櫥窗,不過一向不愛面子,加上當時忽然另外有兩隻更加抵博的藍籌出現,結果自己也轉移了陣地。
昨日大市走勢並無啟示作用,維持原判繼續看淡,止蝕位全部不變,一旦回落,動力應該甚強。不過在目前的環境,利用股票期權造淡的值博率更高,有不少二線藍籌轉強,實質上卻並無特別利好因素,較沽空期指相對上應該更安全。
當新股隻隻破底,中國無線(2369)忽然成為明星股,想當日亦一度是深水潛艇,這個例子固然顯出對新上市公司不用氣餒,但更佳的入市策略,應該是等公司上市一段日子後才出擊,二三線氣氛太不濟,投資者轉趨保守,新股少人問津的情況未必是短期性,倒不如等待一段日子之後,公司交出證據降低風險才行動,回報會較低,但安全得多。
黃國英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黃國英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本文所提及之上市法團,作者及其有聯繫者目前並無擁有財務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