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觀察站:利用期指結算周推測後市

股市觀察站:利用期指結算周推測後市

上周三港股在杜指大升百多點帶動下,恒指早段曾上升近百點而創近年新高,但最後卻倒跌10點收市,這是期指結算前大市飄忽不定的又一例子。其實沽貨可能是好友的獲利回吐,而買入或只是淡友被迫平倉而已,這樣短期的升跌不一定能反映市場實質的好淡傾向。
由於期指結算對大市走勢的影響很大,筆者嘗試分析2001年至今,期指結算前一周的變動情況,希望找出一些規律,以下是其中的一些特點:
(1)在這54個月裏,有16個月是整個月向下或整個月上升的,而在期指結算周內大多出現該月的新低或新高,即順延該月份的既定走勢。這相信不難理解,當好友或淡友其中一方取得壓倒性優勢,輸家便完全處於被動,往往在最不願意的情況下平倉,幫對手將指數推至最高或最低結算。此外,只有5個結算周是反覆爭持,無法創該月新高或新低,在這情況下,期指結算後便較大機會掉頭轉勢,只有一次是繼續向好。

須配合其他因素分析

(2)反覆拉鋸或整個月牛皮的佔23個月,即近一半機會在期指結算前一周與月初的指數大致相若,在這些月份裏,期指結算周大部份是局限於原來的交易範圍內反覆,無法創該月新高或新低,這說明好淡雙方勢均力敵,沒有任何一方能在結算前壓倒對方。但其中有7個月份能創該月新低或新高,這反映經過爭持之後,新的走勢經已形成,並足以蓋過期指結算的效應。
(3)先升後反覆,或先跌後反覆的形態,在過去4年多只出現於5個月份,而期指結算周則大多繼續在該範圍內反覆爭持。
(4)當中的10個月份是先升後顯著下跌,或先跌後顯著上升,而在這結算周內,便有6次出現該月的新高或新低,這通常是明顯的走勢已被確認,其中的一方取得壓倒性優勢;否則便仍在結算周內爭持。
整體而言,期指結算周是比較波動和較難預測,上述的模式相信可幫助對期指結算後走勢的預測,但必須指出,期指效應只是影響大市其中一個因素,應配合其他情況一起分析。
(本欄逢周一刊出)
梁從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