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PA2落實半年 服務貿易反應稍遜

CEPA2落實半年 服務貿易反應稍遜

【本報訊】內地與香港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第二階段(CEPA2)已落實半年,當中貨物貿易反應較理想,批核數目已達去年的80%;但服務貿易則只及去年的21%。業界人士分析,這是執行的問題,與CEPA內容關係不大。

貨品北銷半年逾九億

今年上半年本地生產貨物藉零關稅出口內地的貨值,截至6月27日止約9.17億元,相當於去年全年的80%;由03年底實施至今,累計出口貨值20.67億元,涉及5755張原產地證書批核,當中CEPA2才開放的貨品類別,佔約10%,尤以食品及飲品的反應最熱烈,達247張;其次是紡織及成衣製品,佔101張。
服務貿易方面,上半年工業貿易署批核的香港服務提供者證明書有140張,只及去年底663張的21%,以運輸及物流服務、分銷服務最受歡迎,佔整體75%,其他行業反應仍較冷淡。
工貿署發言人解釋,由於CEPA2新開放的行業只有8個,較首階段的18個為少,取得香港服務證明書後又不用再申請,跟貨物貿易每次出口內地都要取證不同。

三百貨品商列入CEPA3

香港總商會總裁翁以登認為,服務貿易反應未見熱烈,相信是內地執行上的問題,跟CEPA關係不大,他認為CEPA中開放服務貿易的內容已相當不錯;而CEPA2的貨物貿易反應良好,相信是由於當中內容主要由業界人士提出。
對於CEPA3的最新發展,工貿署發言人稱,至今該署已接獲申請,將300種貨品列入第3階段貨物貿易零關稅名單中,包括紡織成衣、塑膠、電子貨品等。中港兩地將於8月1日之前審議並訂出新受惠名單,並於10月1日前完成新貨品產地來源的定義。至於服務貿易,工貿署將與內地有關當局商討新一輪開放內地市場的名單。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