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學堂:炒輪先看數據及發行商

投資學堂:炒輪先看數據及發行商

上周五提及滙控認購證4441事件,目的只是希望讀者能用多方面的角度去分析每一件事,兼且從結果去印證論據的對錯。若然一波真的恃着自己正股持貨高而大手沽出4441,而滙控(005)的前景真的是這麼吸引,市場買盤強勁,以正股㩒價最終的結果是損失了手上的正股持貨量,這是極為不智的行為(假若滙控真的是看好的話)。
4441到期後,滙控是否真的可以毫無阻力地上升呢?既然今次一波成為眾矢之的,千夫所指,我們又再看看過去5日其他一波滙控認購證有何變化。一波現時發行了11隻滙控認購證,當中8隻行使價是低於130元,此8隻輪總街貨量(截至6月29日)約為12億份,當中最活躍的4隻輪,其數據可參閱附表。
從數據顯示,在4441到期後,其他一波輪的街貨量仍持續增加,當中街貨最大的4隻輪,其街貨量自5月中至今更合共增加5.2億份。
若根據大家早前的理論,滙控豈不是有排也不能升?由此可見,因為4441的問題而令滙控受壓的論據似乎並不成立。更何況,滙控是在4441計算作價之時便急升2-3元,反而作價完畢後才急跌,更是奇哉怪也。
若從陰謀論分析,當市場一面倒認為4441到期後,滙控股價必升,而又真的見到正股升上126元以上,自然又再啟動羊群追捧滙控輪,發行商又可把握機會加推加沽。
衍生工具市場是「零和遊戲」市場,大戶散戶爾虞我詐,目的亦只為贏對方的錢,作為小投資者,實不應以訛傳訛,胡亂下注。若對認股證之運作不理解,對數據的分析不清楚,切勿盲目跟風。

留意擺盤差價距離

窩輪的炒賣最重要是分析其數據,以及準確預測正股走勢。揀輪首重揀發行商,這當中涉及留意過往發行商的手法,特別是在擺盤的差價距離幅度,以及輪價跟貼正股走勢之敏感度。有些發行商將問題歸咎於引伸波幅的變化,此論點在某些情況是對,但在多數情況只是藉口。
相信不少炒輪的讀者都嘗試過遇上一些情況,就是正股升,窩輪在沒有成交下乾升,當大家一擁而上之時,就算正股再升,輪價卻不升反跌。
個別發行商在正股或指數急升之時,更即時除牌不掛買盤,到正股回落後,才再擺放買盤。筆者曾有一個經驗,就是在升勢之中追入中移動認購證(號碼已遺忘了),其後正股上升了1元,正常情況此證應該上升1毫,但此發行商的做法是將沽出價提高1毫,但買入價卻只擺在早前的沽出價,即筆者的買入價。在此情況下,筆者要離場也只可同價沽出,自此以後,筆者只好將此發行商之輪列入黑名單,叫所有客戶及下屬以後不要沾手其股證。
(小啟:譚紹興有要事,本欄由沈振盈暫代,7月11日回復正常)
沈振盈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沈振盈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本文所提及之上市法團,作者及其有聯繫者目前並無擁有財務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