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監管私家醫生收費

建議監管私家醫生收費

【本報訊】為令公營醫療開支截流,政府着力將病人推向私人市場,但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周一嶽表明,日後私家醫生應要提高透明度及誠信,醫務委員會甚至有需要監管私家醫生收費,保險方面則要監管保險業出售的醫療保險產品,以保障市民。

不能任由加價

周一嶽解釋,未來若透過醫療改革現時公私營醫療失衡局面,會有更多市民使用私營醫療市場及購買保險,私家醫生服務及收費應增加透明度,「對私營要有啲指引,應該要有regulation,唔能夠任由提高價格,要有好嘅競爭平台。」
醫務委員會現時只監管醫生的專業失當,未有監管醫生收費是否公平等運作問題,周一嶽指出,未來該會應積極研究,如何增加私家醫生在這方面的透明度,「可以畀到市民有信心,私營同公營同樣要有誠信。」
周一嶽表示,現時保險傾向承保一些健康人士,老人家或慢性病者未必買到醫療保險,相信與現時購買人口不多有關,但若未來全面鼓勵保險制度,當局應在醫療保險產品上作監管,「多多少少要做啲工作,究竟未來重可唔可以咁選擇性揀人。」
香港醫學會會長蔡堅贊成監管保險,譬如該會一直要求保險業提供保險予精神病患者,或改善一些因癌症或某些疾病而斷保的問題。他認為,除了保障項目要夠全面外,也要教育醫生及病人不要濫用醫療保險。

難證有否濫收

至於私營醫療市場收費,蔡堅卻認為很難規管,因私家醫生收費以市場主導,即使現時醫委會已明文規定醫生不能濫收費用,但其實很難證實醫生是否濫收病人費用。
病人權益協會幹事彭鴻昌則贊成監管私家醫生收費,該會不時會收到有關醫生收費過高的投訴,如「單單係割盲腸,醫生費都收三萬蚊,實在離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