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耀昌
民主動力召集人
剛過去「七一」,一如過去兩年般是萬眾期待,結果參與「七一大遊行」的人數相對過去兩年大幅減少,因而也引來正反雙方「南轅北轍」的評論分析。
其實,今年遊行人數大幅減少,是各方面早已預計到的,並不令人多大意外;反而,在眾多「當權者」認為的利好因素背景下,仍然有數以萬計市民主動走出來參加遊行爭取民主,這點是值得人們鼓舞的,也再一次令筆者感到香港人的可愛可敬。
作為當年反對《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運動的搞手,筆者在當時回應傳媒提問時,曾分別以「港人無愧於歷史」來形容○二年十二月反二十三條立法諮詢文件的六萬人遊行及以「這是值得香港人驕傲的一天」來形容○三年超過五十萬人參與的「七一大遊行」;而如果要以一句話總結今年的「七一大遊行」,筆者認為是反映出「香港人爭取民主的心未死」。
經歷了兩年前空前澎湃、激盪人心的「七一大遊行」,筆者認為香港人的政治意識已經出來質的變化,就是相信要靠自己走出來、要靠人民的集體力量去捍衞和爭取我們應有的權益;而從「反對廿三」到「還政於民」,也將要求民主政制的觀念內化,使香港人更確信惟有民主發展、一人一票的制度,才是最公平、公義和合理的政制安排。
當然,每年特定時空下的七月一日或任何一個日子會有多少人上街,取決於很多短期性的政治經濟社會環境因素,即如今年普遍認為經濟好轉(至少沒有比兩年多前為差)、社會衝突氣氛減少、民間怨氣下降等因素襯托下,沒有像過去兩年般那麼大規模人數參與遊行是正常的。不過,筆者認為,這並不意味過去兩年有上街而今年不選擇遊行的香港人便不再要求民主,因為大多數參與過○三年以至○四年遊行的人相信都難忘那動人的情景,更不可能忘記我們曾經以「人民力量」去改變本來以為不能扭轉的荒謬歷史;因此,筆者堅信,認同「人民力量」重要性及認同普選的價值已經內化,在需要時,絕大多數於過去兩年曾參與遊行香港人,都會毫無猶豫再站出來作出強而有力的表達。「人民力量」的內化、對民主自由等基本人權價值的肯定,是過去兩年多以來「七一大遊行」的重要成就;相對於行動,思想意識一經確立是不可能那麼輕易改變的,因此特區政府當權者絕對不應看扁這潛伏的「人民力量」。
再者,撇開參與人數多少的爭議,數以萬計市民自發參與爭取民主的遊行,其實已經相當難得,至少在兩年多三年以前,我們便很難想像會有上萬甚至數萬香港人願意以行動去爭取民主(過去無論是八十年代抑或九十年代,爭取本土民主的遊行集會能有上萬人參加,是絕無僅有的)。可以說,歷史是前進了,人們的汗水絕沒有白流;在此,筆者再一次向所有曾參與「七一大遊行」的香港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