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上金融罪案頻生,先有網上金融機構的詐騙活動;再有信用卡處理中心資料被偷,引來信用卡持有者人人自危;虛假銀行網站亦不時出現,叫人防不勝防。金融管理局與香港銀行公會上月初推出的雙重認證,顧名思義是在現有的密碼保護下加多一重保障,包括使用電子證書、手提電話短訊和保安編碼器作多一次認證身份。坊間就上述方法已有詳述,在此不贅。
黃金富10年前洞悉市場
政府和銀行當局可能明白金融業是香港命脈,相關的罪案亦會涉及巨額金錢,一切不容有失,所以月前推出的一系列措施回應,反應算快,對策亦可對症下藥,值得一讚。
不過,令筆者想起更值得一讚的是黃金富先生。現在政府和銀行當局使用的認證方法,是利用手機短訊或智能卡等;不過10年前,這些東西在市場只屬雛形,有的都是成本十分高昂的技術,就算金融業願意採用,消費者也不願投資。黃金富10年前便採用平價的通訊技術──傳呼機──作信用卡過數及家居門窗保安的認證之用,這個技術是其次,他的創新意念和對user-friendly的認證態度,比金融業行先了10年。如果當時大家有認證這個概念,10年來不少金融欺詐事件或可以避免。
郵政署應簡化電子證書
香港的電子證書搞了不少時日,香港郵政更可借助智能身份證推而廣之,本來大好形勢,可惜使用介面搞得極度複雜,連頂頭上司曾俊華局長也不願為香港郵政死撐,坦言電子證書之難用。連高智商的局長也搞不妥,一般市民又如何明白使用呢?金融業是面向市民且分秒必爭的行業,難道用戶一定要讀過厚厚的手冊才可使用?香港郵政豈不慚愧?郵政局長應向黃金富先生請教,究竟何謂user-friendly,了解用戶友善有何重要。
講到用戶友善,香港迪士尼將七至八成的門票以電子方式發售,又是否對客戶禮待呢?筆者認為,迪士尼作為商業機構,此舉實屬無可厚非,電子方式發售成本低效率高,更可避免排隊輪候和趕絕黃牛,況且不懂上網的根本不是迪士尼的目標客戶。不過,別忘記,香港迪士尼是香港納稅人出錢,「割地喪權」下興建的,不懂上網的也是納稅人,這個並非單純是商業決定這樣簡單。
侯聯貴
電郵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