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購飛利浦顯示器業務後,冠捷科技(903)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個人電腦顯示器生產商(擁有約33%的全球市場佔有率),預計每年付運量達3500萬台。由於冠捷擁有地理優勢,我們預期整合東莞及蘇州廠房的重組過程將於一年內完成,所涉及的成本有限,維持「買入」建議。
冠捷科技近日公布已落實收購仍虧蝕的飛利浦個人電腦顯示器業務,收購代價為3.58億美元(約28億港元),其中1.48億美元將透過發行3.31億股新股予飛利浦支付,其餘2.10億美元將透過發行可換股債券予飛利浦支付。如飛利浦於3年後悉數行使債券,其於冠捷科技的持股量將增至30%,交易預期將於2005年10月中完成。
今次向飛利浦收購的主要資產,包括位於台灣中壢的飛利浦顯示器業務的總部、中國東莞的液晶及CRT顯示器組裝工序外發地點、匈牙利Szekesfehervar的顯示器裝配中心、中國蘇州的擁有本身研發隊伍的顯示器及電視裝配中心,以及位於歐洲、亞洲及美國之OEM銷售辦事處,這些辦事處主要接觸OEM客戶、提供銷售及物流支援、客戶服務及開具發票等事宜。當中最有價值的資產是蘇州廠房,蘇州廠房是一個擁有本身研發隊伍的顯示器及電視裝配中心,除個人電腦顯示器的核心業務外,預期冠捷科技可利用新收購的生產廠房拓展高利潤的平面電視生產業務。
變全球最大 擴規模效益
冠捷科技一直專注於個人電腦顯示器業務,並已成為全球第二大顯示器製造商。於2005年首季,冠捷擁有全球24.1%的CRT顯示器市場佔有率,飛利浦則佔10.1%,同期冠捷擁有全球14.5%的液晶顯示器市場佔有率,飛利浦則佔7.7%。收購飛利浦的顯示器業務後,冠捷科技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個人電腦顯示器生產商(其全球市場佔有率將增至約33%)。根據協議,飛利浦將成冠捷主要的原設備製造客戶之一,前者將外判其銷往美國、亞太區及中國市場的飛利浦品牌平面電視予冠捷科技製造,預期於2009年,冠捷科技向飛利浦供應產品的銷售收入將達58億美元。類似商品類行業(如個人電腦顯示器)的生存關鍵在於規模,透過收購飛利浦的個人電腦業務,冠捷科技可集中採購零件或減省重複的生產工序,從而擴大規模效益。
由於冠捷科技收購的廠房位於中國,故毋須克服像TCL(1070)或聯想(992)收購海外業務時產生的文化差異。整體而言,交易對冠捷科技具正面作用,以9倍06年度預計PE計算,目標價修訂為5.7元,維持「買入」建議。
張國銘
新鴻基投資服務有限公司研究部董事
作者張國銘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本文所提及之上市法團,作者及其有聯繫者目前並無擁有財務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