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蔭權假戲真做

  曾蔭權假戲真做

曾特首日前出席立法會答問大會,指部份長者深宵輪候公立門診慘況時說:「有些老人家不一定純粹要看病,有很多心理上的要求,看完一間又一間。找一次機會讓我們同到現場看一看,你會發覺,很多老人家今天看這間,明天看另一間,與老友記談天說地,看完病後一早飲早茶。」曾還說,這是他以前一次到灣仔貝夫人健康院的親身經驗。
「親身經驗」,該不是信口雌黃。不過,我從事社工十多年,不長不短,閱人不多不少,偏偏就是沒有遇過去輪通宵街症,其實是想敍舊和飲早茶的帶病老人家。
我認為曾蔭權真的去過、遇過、談過一些「看病如敍舊」、「排隊去飲茶」的休悠情話,而且這次相知相遇,應讓相當戲劇性。耶魯大學政治人類學學者斯科特(JamesC.Scott)曾探討下層社群如何抵抗權力的專門議題。作者提出公開語本﹙publictranscript﹚的概念,並認為權勢政治和下層政治都離不開此。所謂公開語本,是指一、被統治者與統治者的公開交往;二、公開語本不能只看表面。公開語本並不能有效顯示下層社群的真正態度和意見。表面的恭敬順服合作,也許只是掩飾策略。
見過領袖巡視和探訪的人,都感受過那種場面所展現的權力的威嚴和等級。主事官員的巡視位置和入場順序,必須按程序執行。它所設計的權力和親和印象,為的是使隨行官員、被邀嘉賓、在場市民感受到同樣的震懾。而當中那個展示權力者,不僅要把自己放在權力金字塔頂端,還要獨佔整個舞台。因此,一切未經官方批准的群眾集會,必然只能是反公眾的行為,是烏合之眾的破壞。在這種權力懸殊的關係下,對權力講真話就是奢侈的理想,弱勢社群在權勢面前偽裝卻是普遍現象。
曾特首的巡視本來無事,只是他假戲真做,才搞歪了這台戲。

香港浸會大學社工系博士生 邵家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