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型製造商信心在3季以來首見改善,且較預期理想,反映內部需求穩定和存貨減少有助紓緩出口下跌帶來的衝擊,當地經濟可望持續復甦。
【本報綜合報道】日本央行的「短觀」報告顯示,大型廠商信心指數由3月份季度的+14,攀上6月份季度的+18,為3季來首次報升,並好過市場估計的+15。非製造業信心指數從+11升到+15,是1992年至今最強。數據為正數反映樂觀者佔多數。
內部需求穩定
該國近期出口和工業生產數據轉弱,市場關注今年首季強勁的經濟復甦步伐能否持續,但最新「短觀」報告紓緩此憂慮。分析員說,該報告顯示日本內部需求可能好過預期,並有助抵銷高科技業和出口業不振對經濟的影響。
日本大企業計劃在本年度(截至明年3月底)增加資本開支9.4%,較市場預測的4.5%升幅理想。第一生命研究所首席經濟師NaokiIizuka說,數據意味日本央行可能調高該國經濟增長預測,但下周公布的機械定單數據亦值得注視。
企業盈利方面,日本大型廠商估計本財政年度多賺2.4%,遠遜於去年的27.6%升幅。但經濟財政大臣竹中平藏說,最新「短觀」報告反映日本公司盈利穩步改善。
不過,日本大型廠商預測今季信心指數會降至+17,顯示他們認為當地經濟尚未全面擺脫弱勢。分析員說,日本高科技業仍受全球需求不振影響,加上該國對亞洲其他地區的出口放緩,以及油價居高不下,皆不利日本經前景。
日股連升6周
日本央行前理事田谷禎三說,日本經濟正好轉,惟消費物價持續溫和下跌;除非有明顯證據反映出口復甦,否則央行不會改變貨幣政策。日本5月份全國核心消費物價指數按年計無變動,市場原先估計跌0.1%。
就業方面,日本5月份失業率維持於4.4%的6年低位,符合預期。
「短觀」報告好過預期,支持日經平均指數昨天升46.12(0.40%),收報11630.13,以4月13日以來最高位收市。全周計,該指數連升6周,是03年9月至今最長升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