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遊行的人群中聽到很多不同的聲音,有的要求最低工資保障及全民退休保障,有的要求保護婦女權益、有的提出讓同性戀者有平等權利、有的希望取消外傭稅、有的爭取子女居港權;不過,最清楚響亮、叫的最此起彼落的還是要求還政於民、要求全面普選、要求全面民主的聲音,因為走在街頭的數以萬計市民都知道,沒有全面普選、沒有制度上的改變,市民其他的權益是沒有保障的、市民的訴求是難以實現的。
毫無疑問,今年走上街頭參與7.1大遊行的人數比過往兩年都少,但是我們認為,這絕不意味市民接受小圈子選舉、絕不意味市民接受無公眾參與、無競選、無投票的「三無特首選舉」、絕不意味市民接受畸形及無代表性的政治體制,要是中央政府及特區政府錯估形勢,以為可以無限期拖延民主進程、以為可以繼續凍結民主發展,那只會再次激化政府跟市民的矛盾、只會再次激化政府與市民的衝突,結果導致更大規模的上街抗議行動。
更何況目前香港的政制死結只有透過發展全面民主才能解決。應該看到,一個由小圈子選舉產生的特首不管怎樣吹噓說自己怎樣有代表性、有多少支持也只是一句空話,因為他只是由極少數人選出來的,他的政策政綱根本沒有得到市民的普遍支持。
這樣下來,他在推行政策時肯定會左支右絀,舉步維艱,甚至會處處碰壁,而在一些有爭議性的決策或長遠的規劃上,由小圈子選出來的特首更是難以得到議會及市民的支持,結果大量政策只能議而不決、決而難行甚或不行,過去七年多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若果這樣的政制不改,即使特首換上了曾先生,他也難以輕易得到議會及市民支持他的政策及政綱、他也難以推動重要或有爭議性的政策,這樣下來香港的政治困局如何能解、如何改變呢?
但若果中央政府及特區政府願意盡快推動政制步向民主化,那不僅可以大大提高特首的認受性、不僅可以大大提高特首處理政治難題的能力,更可以促使不同的政治力量及政黨加快整合及合作,從而形成得到市民支持的執政聯盟推動政策。這不是可以更有效解決施政拖拖拉拉的死結嗎?
我們認為,過去幾年來多次的大規模上街行動包括昨天的大遊行已清楚表明市民對全面民主、全面普選有強烈的訴求,現在是時候由中央政府及特區政府拿出實際行動、拿出具體的民主發展時間表回應市民的訴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