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本利
香港理工大學會計及金融學院副教授
自從○三年超過五十萬人上街遊行後,轉眼間經過兩年,又到了七一的日子。
過去兩年的七一遊行,參與者的目標都十分清楚明確。○二年七月前特首董建華連任後,便匆匆推出問責制,以及急急為《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完全罔顧當時香港經濟環境正處於最惡劣時刻,負資產、失業及破產個案不斷增加。○三年三月至六月期間,前財政司長梁錦松偷步買車,前衞生福利局局長楊永強延誤處理沙士疫症,以及前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硬推二十三條立法,都惹起港人強烈不滿,上街反對立法,並要求問責官員下台。
董建華連番施政失誤,依然可以獲得七百多個選委提名,在沒有對手下成功連任。個別社會知名人士,更在造勢大會上歌功頌德,表揚董生的貢獻,令港人對小圈子的選舉制度失去信心,要求全民普選特首。即使去年四月中央政府主動提呈人大釋法,否決○七、○八年雙普選,但港人依然強烈要求盡快推行普選,在去年七一,數以十萬計的港人堅持上街,爭取普選。
因此,過去兩年的七一遊行,參與者的政治訴求是清楚不過的。○三年主要是反對特區政府匆匆為二十三條立法,去年則是要求盡快推行普選。參與遊行的人士以中產為主,他們雖然受到經濟不景所影響,但卻沒有要求政府給予經濟援助。他們明白到九七年特區成立後所出現的政治矛盾和社會紛爭,不少是和政治制度的缺陷有關,故此願意走上街頭,表達對政府施政及政制的不滿。
自從○三年七一大遊行後,香港的政治面貌已經出現很大改變。幾位問責官員先後下台,就連「政壇不倒翁」董建華也宣布提早離任。另外,民建聯和民主黨相繼換了主席,而自由黨的主席亦辭去行政會議一職。至於在經濟方面,樓價從○三年中的低位回升七成,負資產問題差不多解決。失業率回落,通縮變成通脹,港人對經濟前景轉趨樂觀,恒指從九千點回升至超過萬四點。
即使政治和經濟面貌較兩年前已有很大改變,但港人對小圈子選舉制度,依然感到十分無奈和不滿。曾蔭權學效董建華,爭取七百多個選委提名,自動當選特首。由中央欽點,連投票程序也沒有的特首選舉制度,如何產生具有認受性、願意向港人負責的特首呢?
今年七一,由於董建華已下台,○七、○八普選無望,曾特首又承諾兩年內不會為二十三條立法,相信參與遊行的人數勢將大減。再加上舉辦遊行的團體,對遊行的主題及目標出現分歧,在缺乏萬眾一心的情況下,遊行氣勢肯定不及過去兩年。
但無論有多少人參與今年的七一遊行,七一始終是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它顯示了港人如何在逆境中齊心協力,一起改寫香港的歷史和自己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