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怒轟 母語教學失敗<br>中中生英語被評差劣

家長怒轟 母語教學失敗
中中生英語被評差劣

【本報訊】中學教學語言及升中機制新方案的諮詢期明日結束,繼有名校家長上街捍衞子女的英語教學語言權後,多名家長續在電台節目炮轟新方案扼殺子女學習英語機會。教育統籌局昨在網上公布五十六所學校的校外評核報告,除英中外,大部份中中學生的英語水平均被批評得「體無完膚」,有學生甚至在「英語」討論環節以廣東話「插嘴」,進一步否定母語教學效用。 記者:張嘉雯

不少家長昨日致電商台的烽煙節目《在晴朗的一天出發》,批評教學語言新方案。家長蔡先生的兒子就讀中文中學,去年會考六科中只有英語一科「肥佬」,不能投考紀律部隊,「我大女係英中畢業,英文好過個仔,個仔喺課堂上接觸英文嘅機會少,生字好貧乏。」
另一家長江先生的女兒也是在中中就讀,在會考英語選報課程甲,「英文程度好差,遊客問佢路,佢連grammar(文法)都錯晒……連政府工都考唔到。」家長陳太說,著名學者丘成桐雖於中中畢業,但反對母語教學,可證母語教學對學生沒有好處。
教統局在○三?○四學年首次進行外評,各校每四年進行一次;昨日公布的五十六份外評報告中,有十七所中學,除三所英中外,其餘中中學生的英文水平都被大肆批評,其中聖公會聖三一堂中學的學生更被指在英語課堂以廣東話參與討論。

教師未能啟發思考

此外,身為官校的筲箕灣東官立中學也不能幸免,其英語科教師被指「採用中英混雜語言施教,未能為學生營造適切的語言學習環境。」相反,報告對英中學生的英語能力評價正面,其中英華女學校的學生獲稱對運用英語有信心,能清晰以中英表達自己的意見及提供進一步見解。
小學方面,報告的意見「讚多於彈」,惟石籬天主教小學下午校被批「課堂組織鬆散……部份英文課以中、英混雜語言授課,未能營造適當的學習環境。」此外,多所小學教師的提問技巧均被指不足,僅限於考查學生所學,未能啟發學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