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特首曾蔭權告訴立法會,施政要以民意為指引。他了解自己不是民選產生的,但是民選的立法會他也不信任反映民意;他只相信原始民意,也就是民調。
這真是非常之好。他的民調不是政府內部做的,而是特地委託獨立的專業民調機構科學化地做。我只有兩個點提出。第一就是怎樣按照民意決定政府政策的優先。民調不是只做一次的,而是經常做、定期做。今回民調顯示市民第一關心增加就業機會,第十三關心普選,所以政府就要順應民意:專注就業問題了。但假若三個月後的民調顯示市民第一關心普選,第十三關心就業,那是不是表示政府要連忙拋下增加就業的措施,急急進行政制改革,落實民主?政府要每隔多久調整一下優先次序?是不是意味着絕大多數時間都是不夠時間推行一個政策,就已要放棄?
第二點學者已說了,如果政府要遵照民調,那就必須嚴謹保證民調在搜集、分析等每方面都符合專業準標,並且將所得完整地公開而不是選擇性地使用。我非常歡迎新的特首採用最直接表達民意的方式,就是公投。西九龍:公投;小班教學:公投;07/08普選,也是公投。去年「公投風波」不過為了泛民主派倡議用全民投票方式,決定市民對政改的意見。如今新的特首道理上應支持。如果不喜歡公投,那麼大型的公正、專業、獨立民意調查我也十分贊成。我們不擔心曾特首「搶」去我們的「民意飯碗」,只擔心他不能堅持下去,每事都衷心諮詢、體現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