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叔理財:油價已屆強弩之末

陸叔理財:油價已屆強弩之末

油價終於在本周突破60美元的關口,有分析更預期,油價在短期內有機會上試68美元。
「見好唱好,見淡唱淡」,也許已成為今日分析的慣例,所以我對於大摩近日有1份報告指油價將會步入熊市的論調更為欣賞。當然,有投資者會說,這份報告公布後,油價不升反跌,這似乎反映該份報告欠缺說服力。但成與敗又豈是1周兩周便可下定論?如果投資者真的這樣想,那麼分析的質素將不可能得到改善。

升勢脫離基本因素

事實上,油價近日的升勢,的確脫離了基本因素。投資者不斷尋找藉口去炒賣,尚未正式步入暑假,已擔憂今年冬季的取暖用原油將會供不應求,這個說法是否有點勉強?投資者又有否冷靜去想一想,以這個因素去推高油價,是否有足夠說服力?
當然,推高油價的藉口不止1個,當中市場對於中國的原油需求量最為擔心,因為中國現時的原油進口量佔去了全球新增原油進口的1/3。但中國今年頭5個月的原油進口實際下跌了1.2%,如果投資者有留意,便不應該對中國的原油進口有着「恐慌性」的憂慮。
而一些政治性的考慮──甚麼中東某國出現政權更替,可能會影響到原油的產量,更是令人摸不着頭腦,因為原油產量基本上從來沒有下跌過,反而因為油價持續高企,產油國不斷作出增產行動,但這些因素卻一直沒有反映在原油的價格上。當然,這可以解說為油價已處於一個超級的牛市當中,所以對於一些利淡消息不會作出反映。但正正因為油價處於超級牛市當中,我們更應小心,因為超級牛市很多時正正代表泡沫已形成,問題只是何時爆破而已。
其實,原油產品只是市場投機資金的1個中途站,當大家發現原油價格推高的空間有限時,投機資金便會謀退,油價亦會在不經不覺間步入熊市當中。我相信油價已距離進入跌浪不遠,當中的主要原因,除了因為基本因素未能支持外,另一原因是對沖基金吸納油價的成本正在不斷上升。
周二紐約期油忽爾下跌了超過2美元,當然還不足以支持我看淡油價,因為我們總不只能看短期價格的波動來定勝負,要留意的,不是當日油價跌了多少,而是美元的變化。美國周二公布的消費者信心指數意外地升至105.8,推動美元顯著上升,其中歐元便跌穿1.21美元水平,而美元兌日圓亦升穿110關口。如果投資者明白油價是用美元作為結算貨幣的,便不難想到當中的微妙之處。不過,由於篇幅所限,我們下周再談。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