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審計署審計長李金華昨日第三度刮起「審計風暴」,在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交審計報告中,炮轟北京的政府醫院藥價太高、濫收回扣、亂收費,令北京市民平均每次門診費高達三百零七元、每張病床日均收費亦高達一千零六元。北京的政府醫院收費之昂費,與香港私家醫院相比也不遜色,中國人正是「能死不能病」。 中國專題組
一九九九年,李金華首次披露水利部挪用水利建設資金等問題,刮起第一波「審計風暴」。二○○三年六月,審計署首次全文公布審計報告,點名曝光一批各政府部門違法違紀的大案,再掀審計反貪浪潮。
醫藥生產商虛報成本
今年的審計報告仍不失敢言、直言的特色,點名批評國家發改委、財政部預算管理不善,國家體育彩票中心自肥五億多元,信達等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違規收購不良資產等,更在醫療收費、大學收費問題上為民吶喊。
李金華表示,審計結果發現,衞生部和北京市直屬的十家醫院在二○○三年,即沙士肆虐當年,平均每次門診收費竟高達三百零七元,每張病床日均收費更達到驚人的一千零六元。
李金華坦言,造成醫療費用奇高的原因有四個:一,醫藥生產企業虛報成本,被抽查的一百零五種藥品中因虛報成本令病人要多負擔一千零五十二萬元,佔醫院收費的百分二十八。
層層加價增病人負擔
二,醫療流通環節層層加價,牟取暴利,三十五種進口一次性醫療器械,最終賣給醫院的價格平均為報關價的三倍。
三,醫院採購中收取折扣、回扣現象普遍,直接或間接增加病人負擔;十家醫院自○一年起收取的藥品和醫療器械廠商的回佣約三億元,由於醫院未將這些資金用作抵銷藥品和醫療器械售價,而是大部份作為盈利或購置設備等,最終還是增加了病人負擔。
四,有些醫院違規收費,直接增加病人負擔。審計抽查十家醫院二○○三年至二○○四年八月的部份收費項目,發現違規多收費一千一百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