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項調查顯示超過三成職業性失聰患者與配偶溝通遇到嚴重困難,像任職酒樓廚房的幸水結婚五十年,一直少與太太溝通,加上每日工作近十二小時,近年他申請職業性失聰補償,太太才知道丈夫近四十年來都無法聽清楚自己對他說的話。
職業性失聰補償管理局委託理工大學,做了全港第一個職業性失聰患者康復研究,訪問了六百五十五名患者,結果顯示逾九成六患者為男性,患者在心理、溝通、社交及工作均遇到問題,大部份患者經過輔導後均有好轉。
為保飯碗不敢領補償
職業性失聰患者幸水由太太陪同出席研究報告發布會。年近八十歲的幸水從事廚師工作五十六年,他表示舊式廚房的油渣爐長期發出噪音,工作令他雙耳嚴重失聰。為免失去工作,他一直不敢申領補償,到七十歲退休後才申請。幸太則表示,丈夫為維護自己尊嚴,一直以來對妻子維維諾諾以掩飾自己失聰的事實。「唔怪知得,我講乜都好,佢都話唔使同佢講,我話事得㗎啦。」幸太無奈地看着丈夫,眼泛淚光地向記者訴苦,「原來幾十年都係自己同自己講嘢,佢乜都聽唔到。」
負責研究的理大康復治療科學系副教授李曾慧平說,男性自我形象高,故不喜歡向他人透露失聰的事實,呼籲患者要接受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