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圓
時事評論員
再過一天便是七一遊行,經過一番爭議後,今年遊行的主題是「反對官商勾結,爭取全面普選」,一般估計今年參加的人數並不會如過往兩年多。
不知是巧合還是刻意的安排,特首曾蔭權於本周一首次出席立法會答問大會時,引用中央政策組調查,指「實現雙普選」在一眾市民關心的議題中,只是排第十三位,又說市民最重視的,首要是穩定、其次是繁榮、再其次是自由,最後才是民主。曾先生大概想在遊行前給主辦單位民間人權陣線澆澆冷水,好讓他安然度過上任後的首個七一。至於此舉會否弄巧反拙,激動更多市民用腳表達對普選的支持,上街高呼「我愛穩定繁榮,更愛自由民主」,一日後自有分曉。
曾先生選擇在首次出席立法會答問大會開場發言中,主動援引調查結果,以佐證市民最重視的是民生及經濟問題,並強調這是他施政綱領的基礎,他在未來兩年淡化普選議題、高唱穩定繁榮的意向清晰不過。由此看來,曾先生似乎並未對過去兩次七一遊行的意義有充份認知。
七一遊行固然是特區政府接連施政失誤所驅使的產物,但數十萬人上街表達對普選及各項相關的訴求,亦在在反映了目前政制開放的步伐,未能迎合社會的需要;某程度上透視了代議政制制度上的失效。故此,雖然兩年來的七一遊行都在秩序井然中結束,但它是一個明確而堅定的政治訊息,是香港市民渴求和爭取參與香港事務和政府各項政策制訂的討論,是對管治者的表態。市民要的是更多參與的渠道,讓他們的真正所想,能夠有效地透過其代表,在議會及其他崗位上反映、推進。
是故與其將普選歸類為所謂「政策議題」、排名第十三的項目,諸加推搪,曾先生更應視之為加強其政府管治能力的手段,加以爭取落實。與其和中央政府一同把普選視作洪水猛獸,曾先生應該利用其特首的身份,適時進言,讓中央對人民實質的港人治港加以釋疑,給香港的民主發展開綠燈。
要維持社會的穩定繁榮,特區政府在短期內,固然可以繼續依仗內地的發展惠澤香港。然而長遠來說,要解決困擾香港多時的管治問題,使政通人和,必須盡快制訂策略凝聚港人的力量和智慧,而改革香港的政治體制,是必須考慮和實行的一步。曾先生於立法會答問大會上,以「合則兩行,離則兩傷」贈言議員,要他們加強立法會與行政機關合作,以加強市民對為政者的管治信心。事實上,對特區政府而言,它和香港市民的關係,亦同樣是「合則兩行,離則兩傷」,特區政府應該把握當前的局勢,研究與立法會和香港市民共同達到三行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