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歐洲經濟復甦靠結構調整 - 何洋

蘋論:歐洲經濟復甦靠結構調整 - 何洋

自法國和荷蘭較早前對歐盟憲法說不後,歐盟成員國間的政治爭拗持續。
事實上,困擾着歐盟成員國的,又豈僅止於政治問題。在經濟範疇方面,歐盟成員國亦面對極為困難的局面,當中又以歐元區內的情況最為嚴峻。
以歐元區內第三大經濟體的意大利為例,該國的國內生產總值繼去年最後一季,比對起同年第三季下跌百分之零點四後,本年首季該指標的跌勢持續。該國的失業情況亦不容樂觀,失業率長期徘徊於百分之八左右。
由於歐元區內很多國家都如意大利般,不但經濟增長在頗長的一段時間內裹足不前,加上失業率居高不下,區內各國對現狀頗有怨言,自然不難明白。
值得留意的是在各種不同的抱怨聲中,那種把歐元區的經濟困局歸因於採用歐元作為單一貨幣的看法,似有日益為各成員國的民眾所認同的趨勢。意大利社會福利部部長馬來尼(R.Maroni)近日更曾作出透過全民公決來決定是否棄用歐元,重新採用里拉的呼籲。
擔心採用歐元後,將為歐元區內的成員帶來負面影響的看法非始於今天。在歐元還沒誕生前,早已有經濟學家警告,由於歐元區內各經濟體系遇上景氣循環的時間不盡相同,可引入歐元後,歐洲中央銀行卻只能採用單一的貨幣政策。故他們指出,這種貨幣政策與經濟環境的錯配,將會為區內成員帶來負面影響。
不認同只要脫離歐元,重新使用昔日貨幣,讓面對經濟困局的成員國能採取寬鬆的貨幣政策便能振興經濟這看法。
歐元區內一些成員國的經濟問題源於僵化的經濟結構和政府干預。故除非這些成員國下決心推行結構改革,並減少政府干預,否則經濟絕無持續發展的可能。寬鬆的貨幣政策也許能營造短暫的繁榮假象,但長遠來說只會把問題弄得更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