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六月份連場暴雨,令本港蚊患嚴重,爆發登革熱的危機一觸即發。食物環境衞生署昨日公布十六個地區的誘蚊產卵器指數,當中十三個地區的指數較五月份都有所增加,其中大埔北、粉嶺、荔景、上水的蚊患經已到達警戒級別,可傳播登革熱的白紋伊蚊肆虐大埔那打素及瑪嘉烈醫院;長沙灣、鑽石山、灣仔北等地區的蚊患問題也急劇變壞。 記者:雷子樂
六月份尚未完結,但降雨量已達八百一十五點一毫米,直至前日為止,只有一天是全日沒有下雨。連場豪雨令本港多處地方出現積水,滋生蚊蟲。大埔北的誘蚊產卵器指數達百分之三十九點二,為全港最高,而區內富善邨、明雅苑及那打素醫院的蚊患特別嚴重。粉嶺的指數為百分之三十八點九,華明邨是蚊子滋生的重災區。
大埔區區議員任啟邦說,富善邨最近有兩個外牆翻新工程,加上附近有花圃及公園,令雨後的積水久久不散,附近不少小學生近日都投訴被蚊叮咬。他又稱,食環署以水性滅蚊油驅蚊,連場豪雨令滅蚊油迅速溶解,無助於杜絕蚊患。
蚊患可急劇惡化
其餘兩個指數踏入警戒級別(百分之二十至四十)的地區,是荔景和上水,指數分別為百分之三十點二和百分之二十六點四,荔景的祖堯邨、麗瑤邨及瑪嘉烈醫院有較多白紋伊蚊。食環署發言人說,這些地區內空心的竹枝、被棄置的容器和沙井都較易積水,令蚊子容易滋生。瑪嘉烈醫院強調會加強滅蚊。
灣仔北、何文田、鑽石山、長沙灣的誘蚊產卵器指數也高達百分之十六至十九點六;觀塘中、青衣兩區的指數則由五月份的零,勁升至百分之十四點三點及十點五。該署發言人稱,這顯示蚊患問題可急劇惡化,呼籲市民盡力清除積水,防止蚊蟲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