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農村剋扣賑災米<br>幹部誇大災情騙援

河源農村剋扣賑災米
幹部誇大災情騙援

近日百年一遇的洪水在廣東造成嚴重損失,但在河源市的農村,有些村幹部不僅剋扣賑災大米,還虛報災情,將一個災民損失五千元謊報成損失五萬元,另一個村民沒有申報損失也被上報損失十二萬元,大有騙取上級及外界的援助之嫌。

廣州《南方都市報》記者近日在河源市源城區埔前鎮調查時,發現雙頭村災情較嚴重。一名李姓村民表示,洪水當時快把他家房屋淹到頂部,田地、菜園全部被淹。

缺米村民親戚家吃飯

這位村民說,從大水退走後到前日,村委會只發給他二十公斤大米。由於缺少衣服和食用油等必需生活用品,他和妻子每天都要到親戚家吃飯,過着缺衣少油的日子。
村民還表示,埔前鎮此前已將五噸救災大米送到雙頭村,但部份受災村民僅領到二十公斤大米,遠低於應得的數量。雙頭村村委會負責人承認,目前還有一百多包二十公斤左右的大米沒分給農戶,原因是「受災的人太多,不知道該如何分配才好」。
不過,更讓熱心捐款捐物賑災人士氣結的是,埔前鎮河背村的災情統計嚴重造假。村委會上報的災情統計顯示,共有七位村民受災,損失四十一萬四千三百元。但記者探訪其中四位村民,發現他們申報的損失都被大大的誇大了,甚至無中生有。村民羅庚順說,當時他上報村委會的損失是十二萬元左右,另一村民羅運華上報損失十五萬元、朱秋紅上報損失五千元,但村委會上報給鎮政府時,羅庚順的損失被加到十二萬六千八百元,羅運華的損失被加到十九萬五千元,朱秋虹的損失被加到五萬元。

沒受災申報損失12萬

更離譜的是,沒有申報損失的村民羅偉良,竟被上報損失十二萬元,包括一萬多隻雞損失五萬元、雞場損失七萬元。羅偉良說,他本身沒有受災,損失是村幹部自己加上去的。
照常理說,村幹部向上級滙報災情前要核實村民的損失,實際損失可能少過村民上報數字。但河背村吳姓支部書記表示:「村民沒有統計清楚,這個數據是村裏專人統計的,不會有錯。」而當地政府部門介紹,他們在安排救援資金、物資時,一般會按各村上報的損失進行分配。
《南方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