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迪士尼樂園九月十二日開幕,港人除了關心園內會有甚麼新鮮玩意外,也關注她今後的經營情況,因為理論上每名納稅人都有份承擔二百二十四億元的投資額,平均每人出資三千多元。
香港迪士尼樂園是全球首個當地政府有份直接投資入股的迪士尼主題公園。經過一年的艱苦談判,九九年港府與美國總公司終於在限期前最後一刻達成協議,由當時的特首董建華和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與米奇和美妮等一同站台宣布「好消息」。
最少創一萬八千職位
當時有意見認為協議是「不平等條約」,因為政府給予迪士尼的條款十分優惠,等於是「香港出雞、迪士尼出豉油」;但在當時經濟低迷的氣氛下,此消息亦被視為有「沖喜」作用,輿論大都認為長遠有助本港經濟。
根據港府和迪士尼公司的大計,樂園開幕時將可創造一萬八千個直接及間接職位,其中五千人直接受僱於樂園;待第一階段的擴充完成後,預計職位增至三萬六千個。
九月開幕後,預計每年訪客達五百六十萬人次;第一階段完成所有擴充後,每年入場人次達一千萬。
政府經濟顧問估計,香港迪士尼樂園第一期可為本港於未來四十年,帶來一千四百八十億港元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