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是我熟悉的城市,居住多年,不斷回去。倫敦貴已是近年不爭的事實,樓價貴,交通費用貴,吃得貴,最普通的服裝也貴,總之衣食住行無一遺漏,不明白倫敦人如何生活。
英鎊高企不下,英國經濟情況不差;一分錢一分貨是市場定例,但倫敦並非按比例進行,海紅斑價錢、沙甸魚貨色,大半年沒有回去,感覺倫敦明顯有倒退迹象:髒、亂、煩。
當然我指的是一般民生,無意在尖端話題上討論。從下飛機第一步開始,希斯路機場不斷為裝修動工,但外觀十年不變,空間十分壓逼,雖然未至殘破,但缺乏鮮明,陳陳舊舊。
從機場到市中心西區的Paddington火車站的機場快車相當便捷,不用二十分鐘即達,只是火車費用十四鎊,足足二百港元,但車內的清潔程度十分普通,水平與二十年前我們當學生的日子相去不遠,那可是英國經濟十分差勁的日子。
但說到火車垃圾滿地,車窗油淋淋,卻沒有倫敦的巴士恐怖,發生了甚麼事?簡直是文明倒退,相比內地簡陋的交通工具,後者絕對沒有倫敦的差勁。從銀行商業區Bank乘巴士到Waterloo,那輛明顯十分新型的雙層巴士,滿地垃圾的情況驚心動魄,還是每程兩英鎊的貴價,沒有管理?沒有經營?
一個城市貴,因由有三:其一是有金鵝,這裏有很多金蛋;其二生活水平精緻,本地人或遊客都願意付一流的價錢換取上流的享受;其三政府極權,向人民開刀榨取。
首先,過去幾年也有些人在倫敦樓市上得到一點收穫,但從來沒聽過有人到倫敦會發大達。其二,大英帝國的首都,世上不少人眼中最精緻的文明代表;但實際告訴我們這裏貨不對辦。第三,英國為西方文明開放的代表,何來極權?
然而這個城市貴得驚人,除了大家畀面捧場,實在沒有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