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統計處公布,本港5月份整體出口總貨值達1934億元,上升16.9%,較市場預期的8%高出1倍。經濟分析師指出,這或與紡織成衣商在中國紡織糾紛之際趕貨出口所致,及與歐美市場對電子產品需求增加有關。但市場仍維持下半年出口表現遜於上半年的看法。
【本報訊】統計處公布,5月份本港整體出口總貨值為1934億元,較去年同期上升16.9%。當中,轉口貨值為1835億元,上升18%;港產品出口貨值為99億元,跌0.5%;至於商品進口貨值為2027億元,升16%。而5月份錄得有形貿易逆差93億元,相等於商品進口貨值4.6%。
期內,以轉口往歐盟國家的升幅較高,如輸往荷蘭增幅達59.5%,法國升31.7%及德國升25.8%;但輸往一些主要地區的港產品出口則錄得跌幅,如德國跌50.3%,英國跌49.9%。
轉口往歐盟升幅大
而按產品分類,以辦公室機器及自動資料處理儀器的增長最凌厲,增加84億元,升幅為51.1%;電動機械、儀器增長75億元,增幅23.3%;通訊、錄音及音響設備增長40億元,升18.6%。同期港產品出口中以成衣跌幅最大,減少19億元,跌41.3%。
成衣轉口急增33.9%
至於首5個月港產品成衣出口亦下跌37.3%,減74億元;但成衣轉口則急增33.9%,升155億元。反映取消紡織配額後不少港商將成衣紡織生產遷往內地。
政府發言人稱,5月份輸往所有主要市場出口幾乎全面錄得強勁增長,雖然外圍不明朗因素增加,但出口近期卻重拾增長動力。不過,仍須密切留意美元轉強、美國與歐盟對內地貨品採取的保護主義升級、油價高企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及美國對人民幣升值施加的壓力等不利因素。
貿發局助理首席經濟師潘永才認為,5月增幅或與歐美市場對電子產品需求較預期強勁所致。至於紡織貿易糾紛實質對整體貿易影響有限,因為轉口內地受影響成衣紡織貨品只佔本港總體出口很小比例。他關注下半年在歐元轉強,及加息削美國購買意欲的影響,均會削弱本港出口表現。
美加息料影響升幅
星展銀行高級投資策略顧問陳寶明則分析,5月份轉口急升,或與本港廠商面對中國貿易糾紛,為免夜長夢多而加快付運貨物。東亞銀行首席經濟師鄧世安則認為,5月份只是個別月份波動情況,不能反映未來走勢可保持強勁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