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花
IsariaCicadae
蟬花是蟬在土中的若蟲被麥角菌科真菌大蟬草的分生孢子寄生致死的帶菌屍體,在其頭部長菌絲形成的子座,形似花蕾故名蟬花,主要產於浙江、四川一帶,具有疏風散熱、定驚鎮靜的功能。蟬花味甘性寒涼,無毒,氣微香;主治小兒驚風、驚癇、抽搐、夜啼、心悸等症狀。
肝腎保健良藥
蟬花形似蟬蛻,頭部有數枝灰黑色或灰白色的孢梗木,質脆易斷。蟲體表面棕黃色,大部份為灰白色菌絲所包裹,折斷後可見蟲體內充滿白色或類白色軟物質。一般約5至20元一両,購買時以具孢梗束、個大、完整、肉白,氣香者為佳。
蟬花的功能與蟬蛻相似,但處理方法則略有不同,除中醫師處方使用外,大眾亦經常使用作為煲湯材料,如配合蕤仁肉、沙苑子、杞子等,有補肝明目作用,用於老人肝腎虛弱所引致的視物不清、迎風多淚現象,效果良佳。
用蟬花作材料的保健湯水,款式不少,如可用猴頭菇、桑椹子、金蟬花、杞子、陳皮、蜜棗煲瘦肉,煮成猴頭菇桑椹子金蟬花湯,具有清肝、補肝、護肝、治療肝脾不和、強化消化系統等功效。(資料提供:余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