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你三分鐘<br>我想話你知....荷李活道出好多叻人

阻你三分鐘
我想話你知....荷李活道出好多叻人

王錦鴻是八兄弟姊妹中的大阿哥,小學畢業之後開始打理舖頭,養大四個兒女,他們現在都各有專業。
撰文、攝影:冼麗婷

「振隆」這個招牌由阿爺傳給我,超過一百年。我們的米舖由結志街搬到荷李活道,也超過六十年。
滿是歷史的老街,聽聞國父孫中山先生也曾在這裏「蒲過」。我讀「港僑」小學時,就聽同學阿爺講見過孫中山先生在附近印傳單,宣傳革命。
我親眼見過戰時日本軍隊操過荷李活道舖前情景,當時只有幾歲,不知驚。戰後,孫中山先生母校皇仁書院舊址(前稱中央書院)改建成為中區警察宿舍。在宿舍長大、剛當選為行政長官的曾蔭權是我的舊街坊,但不是熟客。我從來沒有與曾蔭權在荷李活道相遇,最近他巡街,也是從街坊口中知他健談。
………………………………
有人說曾蔭權巡街似做騷,我想,他不巡街,又會有人會說他不夠親民。我看他做官幾十年,平步青雲,處理金融風暴井井有條,個人能力應該使得。最重要香港現在時勢好,他的運程又好,做官講運數,梁錦松前幾年就是沒有運,至唐英年接手任財爺,立即就不同。
曾蔭權當行政長官,我期望他食民之祿、擔民之憂。令巿民平平安安,豐衣足食,能夠保持現狀,我已經心滿意足。
………………………………
我一生人守着同一條街、同一間舖,感覺荷李活道風水好、人傑地靈,叻人不止孫中山和曾蔭權,其他在這條街長大的很多年輕人,現在都是醫生、律師等專業人士,不住這裏了。
人走了、舖面也在變。六十年代,荷李活道滿是書坊,包括「世界」、「精工」、「四海」;還有專賣毛筆、宣紙的「友生昌」,現在都消失了。泰昌餅家的蛋撻、民園麵家的粉麵我吃了數十年,前者剛結業,後者最終能否保留要看命。我家百多年歷史的招牌,將來即使後繼無人,我也不會強求,因為,我相信歷史中,有自然淘汰的規律。
………………………………
曾蔭權做行政長官,對我這位舊街坊當然沒有實際利益,但世界聞名的荷李活道,將來又多一個特色:香港行政長官出生地。而我,將繼續在這裏做生意、搵兩餐,直至最後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