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時玩音樂不同往日 - 林子揚

今時玩音樂不同往日 - 林子揚

想起很多年前,剛剛大學畢業,一方面要打工,另一方面又要玩音樂創作,時間當然不夠用,金錢也不夠用。在九十年代,玩音樂創作還是一件貴族玩意,下下都是錢、錢、錢。那時電腦軟硬件的性能不像今天般先進,我們很多時也要買某些專門的器材才能做到某些專門的工序。今天,擁有一部性能良好的電腦,裝幾套軟件差不多已可開檔走天涯。
當年和兩個志同道合的朋友仔,一齊租了一間100呎不夠,沒有廁所的梗房,月租3千大元。我們把各自擁有的器材放上去,想要買新的器材時,就開個「購物會議」討論,假若大家贊成,每人出三分一的價錢就能買得心頭好。這個合作的方法確實使玩音樂創作的成本大大降低。

現在很多人用的音樂軟件Cakewalk或叫Sonar,其實最起碼已包括了sequencer及recorder的功能。記得當年我們須要獨立購買一部sequencer,是一部大約值四千元Roland的MC50;至於錄音方面,買了一部大約值二萬元的多聲軌錄音機,是Alesis的ADAT,可笑是,所謂多聲軌,其實多極都只是8聲軌,現在用電腦錄音,已可說是無限聲軌。
當年互聯網還未發展到今天的地步,資訊沒有今天流通,所以有很多東西想學也學不到。唯一的方法是,不懂就要靠試,錯了再來過。三個小伙子,除了分擔成本之外,最可貴就是一同試、一同錯、一同學,互相照應。
老套講一句,創作人行的是一條孤獨的路,如果我沒有了那段「房仔」時期,我今天可能已經轉行了。而我那兩個朋友,今天在這音樂行裏更是做得非常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