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建中環灣仔繞道才實行<br>運輸署再研究電子道路收費

先建中環灣仔繞道才實行
運輸署再研究電子道路收費

【本報訊】運輸署署長黃志光表示,正計劃聘請顧問公司重新研究電子道路收費計劃,目前港島的交通擠塞情況正在惡化,駕車由東區走廊到中環經常需時六十分鐘,但他認為不應限制私家車數量,「擁有私家車唔係罪過」,所以需用收費限制私家車進入擠塞的地區。 記者:麥志榮

黃志光說,就電子道路收費再進行顧問研究,是因為有關的技術日新月異,而且駕駛人士可接受的收費水平亦已不同,但他希望道路收費的構思先經過公眾討論,所以未決定何時開始研究,也未定何時實施。

不限汽車增長

他指出,現由東區走廊到畢打街,行車時間經常都需要六十分鐘,時速只有五公里,告士打道已超飽和,一宗小意外已可導致嚴重塞車,在中環實施道路收費會是一個可行的解決方法。根據外國實施道路收費的經驗,電子道路收費須以整個區域收費方式實行,但港島東西行的車輛有四成屬跨區,目的地並非中環區內,所以必須先興建中環灣仔繞道,令駕駛人士有選擇,避開收費區,才能實施道路收費。
他又認為,不宜限制汽車數量增長,只宜限制汽車使用,因為「擁有私家車唔係罪過」,不應影響市民生活質素,目前每年私家車增長只有百分之一,很多車主亦只是假日司機,加上中港的發展,日後香港的汽車在假日也可跨境北上到廣州及珠海,未必佔用香港路面,所以只須針對進入擠塞地區的私家車。
立法會議員鄭家富贊成探討道路收費及單雙數車牌行車等交通管理措施,但希望政府果斷推行,解決擠塞,「唔好一味研究,議而不決」;立法會議員劉江華質疑電子道路收費的成效,「你收錢佢哋都要用,一邊用,一邊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