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呂焯均報道】政府門診輪籌時間長早已為人詬病,衞生福利及食物局為縮減政府普通科門診輪籌時間,將推出三項新措施,包括設立電話預約系統,不用病者再到診所排隊;也會「駁通」同區政府診所訊息,讓病人知道仍然有籌的診所。
三措施改善輪籌
衞福局曾派員到政府診所了解輪籌情況,發現早上求診人數最多,部份診所下午及夜診時段有餘籌,個別診所的餘籌數額達三成。現在大部份普通科門診都分三個時段派籌,例如上午開診的籌在早上派發,夜診則在晚上派發,但也有少數門診集中一次在早上派籌。
該局與負責管理政府普通科門診的醫管局商討後,將推出三項新措施改善輪籌制度,包括由醫管局發展一套自動電話系統,讓病人致電預約求診時間,雖然曾有年長病者反映不懂使用自動電話系統服務,但相信長者經過學習後便能使用。
將餘額傳送訊息
當局也計劃加強同一個地區政府門診的聯繫,把有剩餘名額的訊息盡快傳送到區內其他政府普通科門診,讓正在輪候或拿不到籌的病人可選擇到另一間診所。另外,慢性疾病病人在病情穩定下,專科門診會把他們轉介到普通科門診,一些普通科門診已設立預約服務,首次到診所診治後,可直接預約下次覆診,醫管局會擴展慢性病人預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