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昨日暴雨連場,本港發出今年首個紅色暴雨警告,港九新界持續大雨,多處地區錄得的雨量超過一百五十毫米,部份地區更高達二百至三百毫米,其中港島西環更罕見地發生山洪暴發,一條恍如大瀑布的洪水從山上湧下士美菲路,奔流六、七百米,人車驚險萬分,幸無人受傷。上環「海味街」則出現四十年來最嚴重水浸。 記者:簡明恩、張珮琪、周志鴻
港島上環及西環是昨日「紅雨」的重災區,大雨滙聚形成洪水,平日人車擠塞的鬧市變成澤國,車輛涉水而行如同「陸上行舟」,其中最觸目驚心的是西環士美菲路出現歷時三十分鐘的「洪水瀑布」。據目擊山洪暴發的李先生形容,是次洪水猛烈程度,較十一年前觀龍樓塌護土牆奪命意外更恐怖。
事發於昨晨十時許,當時雨勢最為猛烈,據李先生稱,士美菲路對上山邊一股洪水突然破土而出,有如萬馬奔騰,洪水夾雜大量沙泥直沖落百多米下的士美菲路,迅速形成一幅大瀑布,蔚為奇觀。洪水湧落馬路後直奔而下,將多輛停泊路邊的電單車沖至三十米外,一輛正迎着洪水駛至的的士更被推至掉轉車頭,再撞向尾隨一輛私家車。
據被洪水沖擊的姓譚的士司機形容,當時腦海一片空白,洪水拍擊車身,發出啪啪聲響,後座女乘客早已被嚇得目瞪口呆,他與女乘客被困車廂十多分鐘不知所措,直至消防員到來開啟車門才安全脫險。
斜路「瀑布」奔七百米
另外,一輛救護車由金鐘接載一名手部割傷男子前往瑪麗醫院,救護車在洪水沖擊下當場「死火」,消防處接報要由旭龢道救護站抽調另一輛救護車到場接走傷者,幸傷者送院後並無大礙。山洪暴發歷時達半句鐘,士美菲路的斜路「瀑布」直奔六、七百米,不少沙石和樹枝湧入店舖,其中一塊石頭更達一米乘一米,幸無打中途人。消防員接報到場協助救出被困途人,一名消防員險些失去平衡跌倒,幸得同袍及時相救。
中西區區議員甘乃威批評嚴重水浸事故暴露了上環及西環的渠務弱點,希望當局盡快撥款落實在上環地底建設大型蓄洪池的方案,解決困擾上環區居民數十年來的水患問題。
甘乃威解釋,上環文咸東街及永樂街一帶處於水平線下,每逢下雨較易發生水浸,早年地鐵公司興建上環地鐵站時已有「先見之明」,在永樂街出口外加建五呎高石壆令出口達致水平面,避免洪水湧入地鐵站。
上環區將建抽水泵房
他表示,有兩套方案可解決水浸問題,除建造地底蓄洪池,長遠應在中半山建造集水池,收集由半山流下的雨水,加以分流,避免洪水湧向上環區造成水浸。他續稱,地底蓄洪池方案若成功獲立法會批出逾千萬元建造費,可望明年初動工,兩年後落成;至於集水區工程預計至少六年後才落成。
渠務署助理署長曾景文則解釋,由於大雨時正遇着潮漲時分,水平線較平時上升,以致與上環永樂街及禧利街一帶等低窪地帶的去水渠相當接近,令路面積聚的雨水去水不暢順。他表示,該區稍後將會興建一所抽水泵房改善去水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