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專欄:誠惶誠恐新特首 - 李怡

李怡專欄:誠惶誠恐新特首 - 李怡

西江洪水,從廣西直撲廣東。內地媒體稱之為「百年一遇的洪水」。
百年一遇,兩百年、四百年一遇,是中國當局將災難全歸咎自然的一貫宣傳手法。百年一遇的洪水,實與百年一遇的經濟發展有關。內地經濟專家和環保局都認為,中國的經濟發展,部份是以犧牲生態環境作為代價的。
………………………
河流的上游,濫伐樹木,一方面提高了經濟成長率,造就經濟發展的「機遇」,另方面付出的代價,是洪水的百年一遇,與河流污染的數千年一遇。
………………………
曾蔭權到北京接受任命,在溫家寶總理面前,像小學生那樣誠惶誠恐,說「我一定繼續努力,為香港的未來作出總理希望我做的事情、國家要求我做的事情……」
李柱銘說:煲呔除了煲呔怎麼打、選甚麼顏色全由他自己決定之外,其他看不到他有甚麼決定權,他完全是中央的傀儡……。筆者對李柱銘這段話,開頭覺得未免過份,但電視上看到曾蔭權那副樣子與講的話,又覺得李柱銘未必無道理。
………………………

如果遇到總理希望他做的事、國家要求他做的事,但港人不希望他做,曾蔭權會不會做呢?比如為二十三條從嚴立法?
當然,曾蔭權也說「特別是香港市民的幸福,我一定全力以赴。」但如果中央告訴他,為香港市民的幸福,最好為二十三條從嚴立法,最好取締支聯會,最好禁止紀念「六四」活動,最好不要普選,曾蔭權會怎樣衡量香港市民的幸福?
………………………
有網友在本欄意見欄留言:「曾蔭權說他是香港心,中國人」,其「中國」的定義,是否等同於「中共」,如果「是」,他就是「香港心,中共人」,可怕;那又是香港的災難了。
因此,「國家要求我做的事」的「國家」,究竟只是指政權呢,還是也包括土地、人民?若只是指「政權」,那當然不好向中央提程翔的事;若還包括人民,即人民權利,那就非要跟中央提一下程翔不可。
………………………
由全國政協委員黃英豪、人大代表馬逢國擔任正副召集人的新世紀論壇青年組,本月上旬訪問八百六十八名十五至三十五歲青年,有78%受訪者支持曾當特首,然而對他過往的政績,則評價與支持度不成比例,若以五分為最高分,則五項政績中有三項低於三分,兩項僅僅高過三分。
換句話說,市民支持曾當特首,不是因為覺得他比較好,只是覺得他比較沒有那麼差。
………………………

另一個可能是由於調查是由「左派」作出的,因此是左派向曾提出來的警號,目的是:如民建聯主席馬力早前所說,要與曾政權建立「夥伴關係」,要參與制訂政策,不要像董政權那樣,有了政策才叫民建聯支持。
曾蔭權參選時已提出增設由政黨人士擔任的局長助理職位。這局長助理嘛,當然由民建聯等政黨人士擔任,難道會輪到民主黨嗎?
………………………
曾蔭權在參選時提出設局長助理職位,又提出可容許政務官出外參政後重返政府的「旋轉門」制度。可是,在會晤高級政務官時,這兩項新政卻遭到強烈反對。
曾蔭權從事公務員三十多年,怎麼會不知道公務員要政治中立,是所有較好的文官制度中最重要的操守?他莫非因為被天外飛來的特首職位沖昏了頭腦,把「中立」顛倒為「立中」(立在中國政治文化的角度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