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連場暴雨下,天文台昨上午十時發出今年首次紅色暴雨警告,港九新界多處地區變成澤國,共發生二十八宗山泥傾瀉及百多宗水浸,下午校亦須停課,不少家長冒雨狼狽趕到學校接子女。有巿民致電電台批評天文台,在發出紅雨警告前個多小時仍說發出紅雨警告機會不大,令巿民大失預算。天文台則解釋,有關廣播是早上八時前按當時情況錄下,但十時雨勢增強因此改發紅雨警告。 記者:蔡朗清 陸羽平
天文台昨上午十時零二分發出紅色暴雨警告,表示本港廣泛地區錄得或預料會有每小時超過五十毫米的大雨。天文台高級科學主任潘海濤稱,受到低壓槽影響,港九多處地區昨日雨量均超過一百五十毫米,個別地區更高達二百至三百毫米。資料顯示,雨勢最大為上午十時至十二時,銅鑼灣至上環一帶地區錄得雨量高達二百毫米。潘海濤表示,未來數日本港仍受大雨影響。
適逢18年一遇大潮
天文台昨亦先後發出山泥傾瀉警告、新界北部水浸特別報告,八鄉、大埔、上水、打鼓嶺一帶在三小時內錄得七十毫米雨量。至昨下午一時三十分紅色暴雨警告始取消。
渠務署昨接獲二十八宗山泥傾瀉報告,當中十一宗在港島區,其餘十七宗在九龍及新界區;水浸報告則有一百五十五宗。
「今日適逢十八年一遇嘅『大潮』,加埋大雨導致多處水浸。」渠務署助理署長曾景文昨稱,最嚴重的水浸地區主要集中在新界的大埔、打鼓嶺及上環,當中打鼓嶺及大埔九龍坑老圍水深高至八百毫米。
在紅色暴雨警告期間,教育統籌局宣布所有下午校停課。上午校及全日制學校則繼續上課至課堂完結。不少家長獲悉紅色暴雨警告,冒雨趕到學校接子女離開。九龍塘牛津道一帶擠滿家長的私家車及校巴。有家長不滿說,天文台應早點發出紅色警告,不應在最大雨時才發警告。拔萃小校小四袁同學猶有餘悸地說:「今朝返學落校巴時橫風橫雨,啲遮吹翻晒,啲水浸到腳眼,好危險。」
有巿民致電商台節目《為人民服務》,不滿天文台昨晨八時許在電台廣播稱,預料未來一、兩小時仍維持黃色暴雨警告。惟不多久又發出紅色暴雨警告,令巿民大失預算。
而地下天文台台長方志剛說,發出何種暴雨警告確實惹爭議。今次雨帶抵達本港上空時大雨集中新界,巿區未受影響,但未幾港島區雨勢突然轉大受隨機因素影響,預測較困難。
暴雨期間機場有八十九班離港及抵港客機延誤,兩班來自鄭州及北京客機轉飛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