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中海油(883)斥資185億美元(1443億港元)收購優尼科,市場認為收購價昂貴,畢馬威企業財務部主管高銘達也認同,並指以現時油價每桶50至60美元,中海油須面對價格風險,對其資產負債表構成風險。
高銘達稱,內地企業跨境併購主要有兩類,其中是收購能源及天然資源設施,相信與中國政策有關,希望藉此維持經濟增長。另一類是收購品牌,如TCL通訊(2618)收購法國阿爾卡特(Alcatel)手機,高銘達稱,由於建立品牌需時,故透過併購引入具國際知名品牌及其分銷網絡,增強本身擴展能力。他指出,由於文化及管理方面有別,故內地企業會選擇性地進行併購。
高銘達又稱,今年截至6月初,內地企業跨境及境內併購共454宗,涉資179億美元(1396億港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7%,交易量增長24%。其中跨境併購(不計中海油收購優尼科)涉及39億美元(304億港元),預期下半年交易額30億美元。
全球併購活動頻繁
至於本港的併購活動,上半年共完成257宗跨境及境內交易,交易額102億美元(795.6億港元),較去年同期跌8.9%,但交易宗數增加13.7%。高銘達指出,本港的併購活動集中於基建、碼頭及電訊等範疇,利率上升將令併購活動更趨審慎。
他又稱,本年至今全球交易併購金額為6710億美元(5.2萬億港元),截至6月底將達7710億美元,增長14%,預期全年將17%增長,涉資1.3萬億美元,交易量僅有單位數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