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新藥降壞膽固醇逾五成

引入新藥降壞膽固醇逾五成

【本報訊】壞膽固醇水平偏高會增加患上冠心病的風險,但中文大學一項研究發現,近五成服用傳統降膽固醇藥物「他汀類」的病人未達降低壞膽固醇的建議水平。為解決問題,本港近月引進一種能夠同時抑制肝臟製造膽固醇及腸臟吸收食物膽固醇的新藥,可望為病人提供更有效治療。

傳統藥物未達標

中大藥劑學院於○二年期間進行一項為期兩年的審計研究,針對兩間公立醫院近四百名壞膽固醇偏高的病人,讓他們接受為期三個月的降膽固醇治療,服用他汀類藥物,並予以觀察。結果發現,近五成病人體內的壞膽固醇未能達到建議的指標水平。
負責研究的該院教授李烱前昨在記者會上稱,在其中進行跟進的一百五十多位體內壞膽固醇未能達標的病人中,近六成人出現冠心病病發症狀,而他們在服藥後二十七天就病發。相對於另外四十名被跟進的膽固醇達標病人,他們僅逾三成人出現冠心病發症狀,而他們沒有冠心病病發的期限則延至六十九日;反映控制壞膽固醇與防止冠心病有顯著關係。
針對傳統藥物成效問題,本港最近引進一種名為「ezetimibe/simvastatin」的降膽固醇新藥,能同時抑制肝臟製造膽固醇及腸臟吸收食物的膽固醇。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研究顯示,八百多名膽固醇病人服用新藥後,能夠減低壞膽固醇高達五成一至六成一不等,更有效降低病人壞膽固醇水平。但目前本港公立醫院尚未採用該種新藥,只有個別私家醫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