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油(883)與美國雪佛龍德士古就美國第八大油商優尼科(Unocal)展開爭奪戰。中海油昨日正式公布,計劃斥資1443億元(185億美元)收購優尼科,較雪佛龍的作價高出9%或15億美元,若成事的話,將是內地企業有史以來最大宗海外收購。
【本報訊】市場關注,中海油透過借債1248億元(160億美元)進行收購,突然由淨現金變為負債比率逾一倍的公司,收購後的得益未知能否彌補沉重負債帶來的後果。
借1248億負債率逾倍
中海油提出收購優尼科的方案後,昨晚股價在美國市場繼續上升,早段見55.27美元,折合為每股4.3港元,較昨日港收市4.225港元,還高7.5港仙;而優尼科及中海油的對手雪佛龍(Chevron)股價同步上升,前者早段最多升1.68%至65.95美元;後者則升1.85%至59.35美元。分析員估計雪佛龍將會提高收購價。
不過,雪佛龍昨日在其網頁的回應並無提及會否提價,只表示有很高機會成功收購優尼科,因反壟斷機構──美國聯邦交易委員會已於本月10日批准是項交易,優尼科的股東8月初將投票是否接納收購,整個交易快將結束。相對中海油剛提出收購條件,還須經過大量美國監管機構及部門的審批程序。暗示交易未必在短期內完成。美國財政部長斯諾期望,中海油自動提出一個跨美國政府機關的審批程序。
中海油卻預期,整個交易可於簽約後3至6個月內完成。中海油提出以每股67美元提出收購,作價較優尼科周三收市價溢價3%,並等於優尼科今年市盈率12.6倍,油氣儲量價值為每桶油當量11.2美元。
中海油董事長傅成玉昨日透過電話會議否認,今次收購優尼科的作價太高。他說,「作價跟雪佛龍提出的價錢,不得不高,但這間公司的價值是遠超過今次代價。」他又不斷強調,交易可以為股東增值,料收購後首年每股收益及現金流都會提高。他又否認董事就收購意見分歧,只是部份董事要求更長時間討論,董事會已達一致意見。
傅成玉反駁:物有所值
不過,投資者需要留意中海油向母公司借債合共546億元(70億美元),其中25億美元,將於兩年內以股票償還,45億美元將被認定為股權,然則,中海油可能要發行大量股份,每股盈利將被大幅攤薄。
或要大量發行股份
分析員擔心中海油負債沉重。麥格里證券估計,若中海油明年底完成收購,財務狀況將由淨現金,轉為負債比率高達167%。大和總研估計,中海油的負債比率升至144%,但每股盈利增長16.8%。
里昂證券直指作價貴,較中海油現有市值出現65%溢價。不過,中海油強調,收購後中海油的油氣產儲量增加,石油及天然氣儲量比重更加平均,分別佔總儲量53及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