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指數突破14000點,過去數月的悶局終於有所突破。利好港股的因素,我認為包括以下幾點:
(1)認購交通銀行(3328)的資金開始回流到市場。認購不到的資金,部份會在市場繼續吸納交通銀行股份,其餘的可能購買其他股票。交通銀行昨日上市,股價高見2.9元,比招股價高出16%,為持有交通銀行的投資者帶來可觀帳面利潤,從而帶動市場對銀行股的興趣。
(2)政府推出新的勾地措施。新措施使到勾出土地的機會增大,有利政府賣地及地產商吸納地皮。而市場亦認為,新措施有利樓市發展,亦有利地產股股價。由於地產股佔了大市一個很重要的比重,所以有利恒指發展。
(3)滙控認購輪4441停止買賣,踏入結算程序。發行商對滙控輪對沖活動減少,滙控(005)股價不再受壓,有利後市發展。市場看到負面因素減少,因而重新看好滙控後市,而在4441停止買賣當天,滙控股價已正式出現突破。
(4)瑞典日前宣布減息,被市場理解為歐洲其餘各國有機會跟隨。歐美息差有機會擴闊,降低了美國再加息的可能,而就算美國再加息,加息幅度及空間亦很有限,這有利股市發展。預計美息明年有機會見頂回落,有利股市發展。
揀股仍要小心
股市負面因素是否沒有呢?不是,只不過近日出現正面因素較多,市場力量向好多過向淡,所以股市上升。不過要注意的是,股市中亦有股份未能受惠。本來預計交行資金回流,會惠及新股上市,但中國遠洋控股(1919)似乎未能受惠,認購反應並沒有交行般熱烈。由此亦顯示,市場興趣是選擇性,那麼投資揀股之時,便要加倍小心。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