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鳴驛(河北省懷來縣)
雞鳴驛建於元朝,明朝修城牆。驛站是古時千里傳書信差中途換馬休息的地方,驛城是京城通往西北邊境必經之路,在明清時期對軍事、政治、文化和經濟起了重要作用。至今仍保存着部份寺廟、城牆、學校和驛館。
盧宅建築群(浙江省東陽縣)
這個明清古建築群有八百多年歷史,全宅佔地約五公頃,由十多組按南北軸線布置的宅院組成,有幾千間房,周圍由河流環抱,還有園林景點、書院和寺廟道觀,建築結構嚴謹,是國家重點保護文物。
磧口鎮(山西省呂梁市臨縣)
坐落在黃河邊上,依當地人說法,磧是因為黃河地形起伏而形成的一段段激流淺灘,蹟口鎮因而得名。磧口鎮是清代來往西北的重要商埠,有長長街道,商舖林立,民居更是依着斜坡而建,反映黃河文化和自然特色。
碉樓(四川省、西藏自治區等地)
全國剩下約二百五十座,有六百至一千八百年歷史。碉樓有正方形、星形,甚至六角、十三角都有,最高可以達到十四層,多數建在房屋旁邊。碉樓用途一直未明,專家估計可能是儲存室或烽火台。
天水古建民居(甘肅省天水市秦城)
天水因「天注河水」得名,相傳漢武帝一天到天水城南,大地震動出現裂縫,湧出泉水,形成一個永遠不會乾涸的湖泊。秦城古民居建築由磚木結構建成,設計精巧,有天井、垂花門和四合院等,具歷史和文物價值。
團山古村(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團山村是典型同姓宗族聚居的村落,多數人家姓張。民居多數是「四合五天井」,門窗、飛簷甚至天花板都有書法和繪畫等裝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