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全國列瀕危遺跡

伊拉克全國列瀕危遺跡

伊拉克是人類文明的搖籃地,幼發拉底河、蘇格拉底河孕育了輝煌一時的古巴比倫文明。不過,經過伊戰戰火洗禮,戰後又法紀蕩然,伊拉克的文明古迹,飽受摧殘,對着兩條文明大河哭泣,破損的程度,直令美國「世界文化紀念基金」(WorldMonumentsFund)把伊拉克一整個國家,列入二○○六年度一百個瀕危文化遺址之一。將一整個國家列入瀕危文化遺迹之列,這是歷來首見的。

「世界文化紀念基金」每隔兩年就會列出一百個瀕危文化遺迹名單,名單由一批考古和藝術專家提名選出。該基金周二宣布的名單上,包括五十五個國家共一百個文化遺迹,其中中國就有六個文化遺迹。但論矚目處,名單上的伊拉克文化遺迹,不是一個、兩個、數十個,而是一整個國家。基金的主席伯納姆說:「這是我們首次把一整個國家列為瀕危文化遺址名單中。」

巴比倫古城被掠千文物

伊拉克遭戰火蹂躪,數以千計甚至有上一萬年歷史的文物,或被摧毀,或被搶掠。據報道,自美軍前年佔據伊拉克後,伊拉克全國有大約一萬個遺迹被圍攻被掠奪。巴比倫古城的神殿就被搶掠逾千件文物,這些象徵了人類歷史文明的無價寶近期卻在國際市場流傳。聯合國駐伊拉克副大使伊斯塔拉巴迪說:「這不只是伊拉克遺產的危險,而且世界遺產的危險。」
大英博物館古近東研究所負責人柯蒂斯博士年初前赴伊拉克,評核伊國境內多個古迹遺址,發現戰爭後被美軍用作補給站的巴比倫古城已受到「極大破壞」,那「就像在埃及金字塔四周建軍營一樣」。
伊拉克武裝分子又不斷襲擊美軍,阻礙大部份重建和修復遺迹工作。「世界文化紀念基金」副主席斯塔布斯表示,要進行重建,「時間是一個關鍵」,在一些地區,人們可以做的就只有「等待、守候和祈禱」。

百年名人小屋亦告瀕危

總部設於紐約的「世界文化紀念基金」是私人資助的非牟利組織,一九九五年開始列出瀕危文化遺迹名單,透過引起人們關注瀕危文化遺迹的重要性,籌款和促請當地政府加強保護遺迹。
今次名單中很多瀕危文化遺迹都是古迹,但也有建築物不到一百年和只有幾十年歷史,例如探險家歐內斯特.沙克爾頓爵士一九○八年的小屋(SirErnestShackletonsExpeditionHut),以及紐約的哥倫布圓環二號大樓(2ColumbusCircle)。
路透社/美聯社

這個有五千年歷史、有「蘇美爾的蒙羅麗莎」之稱的雕像,在前年伊拉克戰爭時曾被人從巴格達博物館掠走,後被尋回。
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