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黃豆、豆腐、豆奶等大豆類食品含有豐富營養價值,但若女士想擁有一個小寶寶,或須暫時忍口。英國的研究發現,大豆內含有的「異黃酮」,即使份量極少,也會妨礙精子和卵子的結合,減低女性懷孕的機率,因此建議希望懷孕的女性在每月排卵期之際避免進食大豆類食品。有營養師建議,女性有需要時可進食肉類、牛奶及雞蛋等食品來代替大豆類製品。 記者:陳倩雯
英國廣播公司昨日報道,英國倫敦皇家學院的繁殖學專家LynnFraser出席歐洲人類繁殖及胚胎學學會周年會議時表示,大豆中的化合物異黃酮對女性來說有一定避孕作用。她在實驗室試將人類男性的精子與異黃酮放置在一起,發現異黃酮會引發大量精子即時發揮令卵子受精的能力。
阻礙精子卵子結合
不過,在真實情況中,精子往往需要在女性的陰道及子宮游動數小時,才會接近及進入卵子,並令其受孕。換言之,若女性的子宮內出現異黃酮,即會令精子在未進入卵子前過早發揮受孕能力,阻礙精子及卵子結合的可能,減低成孕的機率。LynnFraser補充說,從老鼠實驗中發現一般需要大量的異黃酮,才會減低雌性老鼠的懷孕機會;但對人類來說,極小量的異黃酮已足以構成影響。
她強調,暫時未知應進食多少大豆類食品,才可避免此情況發生。所以她建議計劃懷孕的女性,在每月的排卵期盡量避免進食大豆類食品。
本港米施洛營養護康中心營養師王嘉茜解釋,每一百克大豆內含一百四十微克異黃酮。異黃酮是一種植物性合成物,結構與人體雌激素相似,有補充女性荷爾蒙的作用;同時會刺激血液的雌激素與蛋白質結合,減低患上肝癌、乳癌、卵巢癌及子宮內膜癌的風險。
缺蛋白質會致水腫
她指出,大豆的蛋白質含量豐富,有助製造肌肉、修補體內細胞及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她建議需要在排卵期戒絕大豆類食品的女性,可以肉類、牛奶及雞蛋等食品來代替。她提醒市民,身體長期缺乏蛋白質會令人水腫、經常感到疲倦、頭髮脫落稀疏及皮膚缺乏彈性等,「不過一日半日唔食就唔會咁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