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之見:繼續以航運股作主力

英之見:繼續以航運股作主力

今天起回復正題。大市突破,一下子成交增加,動力又強,不過這只是正常現象,並非特別大啟示。其實不大喜歡升勢頗為集中的情況,但牛皮多時初現趨勢,時近半年結,又有交通銀行(3328)掛牌刺激氣氛,短期正路是反覆向上,不宜隨意逆市造淡,就算美股位高勢危出現調整,暫時港股也不似會轉淡。
早前建議平期指好倉,集中火力博航運股,贏少了錢,隨時比輸錢更難受。一向相信相對價值,亦不信專家擔心運費下跌的隱憂,短線是蝕了章,卻很有信心上述的策略是正確的。一方面投資和投機有些不同,另一方面筆者重視的是贏面及風險,時機把握不易控制,可是依據相對價值來行事,長線拉勻一定有着數。
現在氣氛好轉,不少航運股仍是在低位,繼續以這類股份作主力。原材料價格回升,反映市場對經濟增長並不看淡,間接對航運股份亦有幫助。

入市前作好風險準備

筆者坦白在泰興(389)之上失了手,引起了一些記者的興趣。其實無傷大雅,金額不外二三萬元,又只是私人中招,昔日基金及現時的客戶都無損失。行內人注碼未必大,很多練馬師也是雞仔注,要因應風險釐定注碼,何況筆者一向沒有太多現金,不炒股票不作換馬,一注二三萬元已是差不多。
當然不會斬腳趾避沙蟲。有泰興事件,廉署又屢建奇功,還有侵權糾紛,二三線陷阱何其多,但高風險自然有高回報,贏錢的日子高高興興,自然要面對輸錢的情殤。更加不能怪監管機構,銀行輸更多也未出聲,如何可以避免這種不幸事件?
風險一定存在,要管理風險而不是害怕風險,買股票不會有穩陣。如果用同一邏輯,銀行貸款主任每個個案都有風險,如何夠膽拆借?以一個組合計,拉勻有錢賺便可以。銀行一定做撥備,投資者不妨也學做撥備。
筆者每次見陌生人,都是要求對方先有打8折的心態,想清想楚才光顧。好像未打先輸,實質上是要有面對風險的準備,才可以在運作上揮灑自如,沒有向下望的估計,出現突變便會手忙腳亂。
黃國英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黃國英為證監會持牌人士,作者目前持有泰興光學(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