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淵滄專欄:新舊勾地安排分別不大

曾淵滄專欄:新舊勾地安排分別不大

很早之前,當市場開始談論一波的超級滙控輪4441時,我就堅信滙控(005)股價跌不破123元。昨日,4441成了末日輪時,滙控股價終於出現突破,導致4441輪價升近1倍,前幾日我也曾經鼓勵大家博一博,賭這隻末日輪不變廢紙。
超級輪結算後,市場再也沒有力壓滙控的誘因,滙控股價可以看好。滙控是大藍籌,滙控好,也會帶動其他藍籌股的股價。
昨日恒指出現突破,大升181點,分析員說是因為港府向地產發展商讓步,以市價8折讓地產商勾地。實際上,所謂讓步根本是假的,一向以來,勾地價都是比市場價低,因為政府不可能以市場價為勾地價,如果市場價為勾地價,也就是說最後拍賣成功的最低價就是市價,因為勾出土地的地產商有責任去承接這個價,結果,勾地後的拍賣成交價一定是高過市價,那就是政府擺明在托價,要求收到比市價更高的地價,發展商又如何會上當?
我們觀察過去數宗勾地的拍賣價,都比勾地的最低價高出許多,可見成功勾出土地的土地價並不高,肯定是低過市價,這一次的所謂港府向地產商讓步的說法,根本就不成立,最新的安排與舊的安排實際上沒分別,勉強說有分別也只是政府公開了8折這個數字,讓地產商心中有個數,不會以太高的價格勾地。
今日地產商,特別是中小型地產商,面對的問題是不知道該不該高價買地,麵包貴,麵粉也貴了,買麵粉製麵包只要數小時就行,可是,樓價貴了,地皮也貴了,今日買地,兩三年後推出市場時樓價是不是還能守得住今日的高價?或者是面對另一輪的下跌周期?這也是為甚麼過去一年拍賣場上,多數土地全由超級大地產商取得,因為超大的地產商財力雄厚,如果眼光不好,也虧得起,小發展商狠狠地虧一次就可能破產。
昨日有房屋署高官請吃午餐,參與者有學者、地產發展商、測量師、地產代理商,各方各面與地產有關的人皆到了,午餐時高官提出一個問題:是不是該提早推出居屋到市場?與會者背景雖不同,竟然難得的立場一致:不應該提早。
想買居屋,最早是2007年1月。
曾淵滄
城市大學MBA課程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