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一艘太陽能驅動的太空帆船「宇宙一號」(Cosmo1),於本港時間昨日凌晨發射失敗,俄羅斯運載火箭升空後約二十分鐘,位於莫斯科的控制室跟「宇宙一號」失去聯絡,雖然地面跟蹤站一度收到訊號,但俄國聯邦航天局最後承認發射失敗。
由洲際導彈改製而成的「波浪」火箭載着「宇宙一號」,由潛在巴倫支海底下的俄軍潛艇發射,一飛衝天。起初,俄羅斯堪察加半島、太平洋馬紹爾群島和東歐捷克的三個地面跟蹤站,全部錄得正常訊號。但當火箭主要推進器的燃料耗盡,第二節推進器要點火將「宇宙一號」推進預定軌道之際,地面控制室收到的訊號變得混亂,隨後是一片死寂,在場人員心情亦告死寂。
幾小時後,美國今次任務人員指收到「宇宙一號」的微弱訊號,跟俄羅斯一起研製這艘太空帆船的美國行星會創辦人默里,聞悉後高興得歡呼起來:「『宇宙一號』還未死啊!」但俄羅斯聯邦航天局發言人不久宣布:「無法取得聯繫,我們已失去『宇宙一號』!」
引擎停頓 無法入軌道
聯邦航天局一名官員說:「發射後八十六秒,推助器引擎停頓,令太空帆船無法進入軌道。」俄通社及國際文傳電訊社有報道指,太空船可能墮落在發射地點附近的島嶼或接近新西蘭的位置,俄軍已展開搜索和調查發射失敗的原因。
但美國行星會仍存有一絲希望,總監貝茨說:「我們沒有證據顯示太空帆船有任何地方出錯。」該會指「宇宙一號」可能是進入了較低的軌道,他們計劃請美國戰略空軍司令部尋找它的位置。
耗資3000萬 靠光推動
耗資四百萬美元(三千一百二十港元)的「宇宙一號」,原定會在地球八百二十公里的上空,張開八面長約十四米的超薄三角形帆翼,在光子的推動下,提供源源不絕的能量,令太空船可以不斷加速圍繞地球飛行至少一個月。科學家希望這種以太陽能作為動力的太空船,最終能夠取代攜帶燃料的傳統太空船,執行星際遠航任務。
但今趟已經不是首次發射失敗。一九九九年,俄羅斯將一艘太陽能驅動太空船送上太空,但機件發生故障,最後墜毀在大氣層中;四年前,俄羅斯再接再厲,但太空船跟運載火箭在分離時出意外,最後亦以失敗收場。
美聯社/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