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匯年初上市最終雖然胎死腹中,但卻喚起了市場對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的興趣。
若大家有留意,近日市場再度吹起REITs風,原因之一是證監會通過修訂現行的《單位信託及互惠基金守則》,容許基金產品投資在任何地區上市的REITs,以增加基金產品的投資靈活性。這個改革對投資市場有甚麼好處呢?
REITs的運作,主要是投資於可提供租金收入的物業如商場、寫字樓、酒店、停車場等,所賺取的租金收入再以股息(一般是9成的淨收益)形式定期派送給投資者。
由於REITs的投資收入穩定,派息也自然穩定。不少投資者有一個疑問,就是REITs的股息回報始終有數得計,對於「食息一族」較吸引,但對於想收息之餘又想賺取資本增值的投資者而言,吸引力則有限。然而,在新的「遊戲規則」下,本地基金可以投資股票之餘,亦可投資其他地區的REITs,投資者無疑是多了選擇。
財息兼收非難事
值得留意的是,近日市場多了一些與REITs掛鈎的基金,它們的共通點就是投資在亞洲的REITs。此類產品又有何吸引之處?
近年亞洲經濟增長不俗,繁榮的經濟,帶動了物業的租金及出租率上升,因而刺激了區內的REITs價格上升。亞洲REITs的孳息平均介乎5%至9%,比歐美等地還要高。以表現最佳的新加坡REITs為例,過去兩年總股息回報率便高達23.4%,而同期資本增值亦超過1倍。由此可見,投資REITs策略得宜,財息兼收並非難事。
再者,市場普遍認為亞洲REITs始終剛起步,尚有不少有更佳質素的收租項目會以REITs形式上市,因此,即使之前區內的REITs累積不少升幅,也並不代表沒有再上升的空間或其他更佳的投資機會。
當然,投資者會有一個疑問,就是美息尚有上調的空間,最終會與亞洲區的息差收窄,因而令亞洲區的REITs吸引力大減。但我卻有另一看法,就是從「絕對值」角度而言,美息即使再上升,也未必可升至看齊目前亞洲REITs的股息回報,所以區內的REITs,吸引力仍然存在。
目前市場上REITs掛鈎的基金大致分兩類,一是封閉式的保證基金(例如東方匯理亞洲房地產投資信託保證基金);另一是開放式的股票基金(例如法興資產亞洲房地產紅利基金),前者的賣點是可以保本及到期時有保證票息收入,至於額外回報則取決於旗下的REITs表現,故較適合追求保本而又希望賺取較高利息收入的投資者;至於後者的賣點是投資具靈活性,可以隨時轉變基金內的投資組合。由於此基金目前除了投資在區內的REITs外,亦有投資區內的高息地產股,故其投資表現會較為緊貼區內地產市道。
另外,如遇到區內有潛力的REITs,基金亦可改變區內REITs的比重,因此,若追求賺取股息而又希望有更大資本增值潛力的朋友,不妨多加留意。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