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匹堡說:「當今的觀眾,已經不會再相信外星人會像ET那麼可愛。」
這也證明世上的溫情愈來愈少,他在新片裏的外星人,都是來殘殺地球人的。
一個時代一個時代的人不同,我們現在看粵語殘片中的互助互愛,認為不可思議。那是窮困的年代才會產生的關係。生活一好,人就冷酷得多。
從前的人看《梁山伯與祝英台》感動得眼淚直流,當今已絕對不會出現這種情形,年輕人問:「梁山伯是不是有同性戀傾向?會不會發現了祝英台是個女的,才病死?」
關不關同性戀事,不是我們要談的。總之,不是大團圓,電影才有不朽的機會。《北非諜影》被公認為最偉大的,要是男女主角一起出走,就沒那麼多人歌頌了。
賺眼淚的電影會再拍下去,但要適合現代人的心態,才被說服。《愛情故事》重演的話沒人會哭,現在要擠觀眾的眼淚,電影只有兩個鐘,是不夠時間感動你,電視劇才能做到,尤其是韓國人拍的。
但是以小孩為題材的,比較佔優勢,《苦海孤雛》中,父母死了,做大姐的要把弟妹一個個送給別人領養,還是會讓觀眾哭濕手巾,不,應該說哭濕面紙。這種戲再過幾百年也不會被淘汰。
真的,人愈來愈不哭了。我們看到家婆欺負媳婦時,哈哈大笑起來,當今的媳婦,和家婆打過才算數。
好人有親情,是理所當然;只有壞人對家庭好,才稱奇。像《教父》,都是些殺人不眨眼的人物,但他們子女一好,大家都哭了。
甚麼戲都好,老土的劇情可以重新包裝,但是故事總得講得清清楚楚。似是而非,看得令人一頭霧水的電影,只有部份影評人讚揚,絕對感動不了人,也從來沒有一部讓觀眾記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