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遊行重新認識公投

七一遊行重新認識公投

范國威
民間人權陣線公投小組成員

民陣將今年七一大遊行的主題,訂為「爭取全面普選,反對官商勾結」,並安排同志組織及基層婦女團體拉起橫額帶領遊行,卻惹來明光社的非議。明光社總幹事蔡志森認為,由同志領頭形同「騎劫」遊行人士,令人誤解遊行者都支持同志運動,並揚言杯葛遊行。
民陣每年都會因應當時的社會事件,而訂出不同的遊行主題。然而,參與遊行者均是百花齊放,在追求民主人權的前提下,各自和平地表達訴求,構成一幅富香港特色的遊行景象。過往支聯會舉辦遊行,亦有不同性質、訴求的團體參與,在香港獨特的遊行文化下,一直相安無事,誰也沒「騎劫」誰。倒是蔡總幹事提出令人側目的見解,將原本爭取民主的七一遊行「騎劫」過來,變成同志與非同志之爭。
況且,民主的真諦,正是能包容及接納別人的意見。這包括接受他人在思想及文化上存有差異,能尊重不同的意見,對其他人及從政者有適當之信任,亦不死抱教條主義,願意作某程度之妥協。否則,民主運動很容易流於民粹主義,對弱勢社群的訴求視而不見。因此,港人若支持民主,便應將其他次要因素視如鵝毛,暫且放在一邊,共同為爭取全面普選而努力。
七一遊行的分歧輕如鵝毛,不過同日舉行的模擬公投卻重如泰山。這次模擬公投的特別意義,在於自九二至九三年間,香港大學舉辦「香港民間全民投票」及「全電子化全民投票」兩項模擬公投後,首次有大型、全港性的民間公投,可以為日後的全港性民間公投奠下基礎及累積經驗。

公投,即全民投票,屬直接民主,能讓人民發聲,審慎思考議題,較一般的民意調查,更着重嚴謹思考明辨的過程。若運用得宜,能與議會政治相輔相成。如在九五年,加拿大公投決定魁北克省是否脫離聯邦便達致釋疑止爭;或早前在法國、荷蘭舉行的歐憲公投,人民發聲讓政府大失預算。
引入公投機制利多於弊,且應用極為廣闊,變更政治體制只屬其中一環。早在八九年二月公布的《基本法》草案,有草委建議在第三屆行政長官及第四屆立法會任內,以公投決定行政長官及全部立法會議員是否以普選產生。當時,公投建議並未惹來抨擊,可見公投並非洪水猛獸。可是,去年台獨分子提出公投制憲,令張超雄議員提出以公投解決政制爭議時,觸動中央政府的神經,遭猛烈批評,部份親北京人士甚至將公投扭曲為搞港獨,殊為不幸。
七一模擬公投其中一項目的正是讓市民重新認識公投概念及國際經驗。活動會在七月一日早上十一時至下午五時在維園中央草地舉行,議題為「二○○七年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必須由普選產生」及「二○○八年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所有議席必須由普選產生」。合資格投票者,向工作人員出示身份證便可取得選票,以不記名方式即場投票,工作人員會在已投票者手上蓋上印章,以防重複投票。
雖然只是模擬公投,但涉及的資源及事前籌備皆不能輕視。若活動順利完成,能成為日後的全港性民間公投之重要參考,亦讓市民正確認識直接民主,為香港的民主進程引入新元素,更重要是保持民間運動的動力,故影響深遠,希望市民全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