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基金撥款計劃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早前撥款十萬元,資助香港小童群益會賽馬會長沙灣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推行「『資』足常樂─社區扶貧互助網絡計劃」,向弱勢家庭孩童提供親子活動、免費補習及輔導服務,另培訓低學歷及技術青年擔任電腦導師,助他們自我增值,學以致用,令超過四千一百七十四人次受惠。
「IT親子工作坊」為該計劃的親子活動之一,由義務導師(簡稱IT小師傅)教授基本電腦知識,在社工安排下,日前記者與部份受惠的家長及其子女,與IT小師傅暢談在課堂中的得着。
「學識上網打字」
九歲的偉仔,邊上網邊向記者說:「全靠哥哥教我,𠵱家我學識上網、用小畫家同埋打中文字,呢個課程令我識咗好多知識。」其三十四歲母親譽女士表示,以往偉仔的性格較為孤癖內向,但自從他參加該計劃舉行的親子活動後,性格變得開朗,懂得與他人相處,母子感情亦有進步。
首次接觸電腦的她,對於IT小師傅的教授過程,讚不絕口:「小師傅個個都好細心,重好有耐性咁教我哋,坦白講,唔係有《蘋果日報》贊助,我哋根本負擔唔起幾百蚊去學電腦。」譽女士患心臟病,須定期覆診,其夫原從事清潔工作,早前失業,一家現靠領取綜援金度日。
另一戶受惠家庭梁女士母子,兩口靠綜援金維生。三十八歲的梁女士說:「同囝囝一齊學電腦,可以知道佢鍾意睇乜嘢網站、上網學緊啲乜嘢,大家話題都多咗。」其身旁八歲的兒子榮仔笑說:「同媽咪一齊學電腦好開心。」
做導師重拾自信
聽到學員的心聲,十八歲待業的IT小師傅阿賢亦感開心,教授過程中,他除了掌握多方面的電腦知識及表達技巧外,亦讓他重拾自信心,有助日後找工作:「第一次做導師,就要教家長同埋細路,起初覺得最難係點樣表達自己想講嘅嘢,後來見到佢哋由唔識打中文字到慢慢識得打,見到佢哋有進步,自己嘅滿足感好大。」
受惠弱勢社群 分享成果
「『資』足常樂─社區扶貧互助網絡計劃」於去年十二月至今年六月推行,讓孩童發揮潛能,以及促進親子關係,受惠對象包括單親家庭、新來港及綜援家庭,另他們亦會接受義工訓練,參與義務工作,回饋社會。此外,該計劃培訓低學歷及低技術的青少年擔任義務電腦導師,自我增值,以及幫助他人。
該中心將於七月舉行「成果齊分享暨閉幕禮」歡迎社會人士到場參加,查詢電話:27292294。
暖流熱線
電話:29908688
傳真:23702192
電郵:[email protected]
網址: http://www.charity.atne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