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很想吃肉骨茶。
從前香港人都不知道甚麼叫肉骨茶,以為用茶葉把排骨煲熟就是,當今大家都學會吃,懂得肉是肉,茶是茶,二者分開的。
肉骨茶應該是福建的一種小吃,傳到南洋去發揚光大,現在到福建反而找不到,像海南島沒有海南雞飯一樣。
最正宗的是馬來西亞巴生港口的。那個小鎮,開了百多兩百家,可見是多受歡迎的食物。巴生離開吉隆坡大約一小時,我到吉隆坡一定專程去吃一碗肉骨茶才肯回旅館。
不知甚麼時候開始,肉骨茶分成了兩派,福建的和潮州的。前者較濃,加醬油煲之,用了很多藥材,但味道好的店喝不出藥味來。後者用的藥材較少,但下大量的胡椒,因為只下鹽之故,顏色很淺。
當地人當成早餐吃,來一碗白飯或一碟油條,可見當初是為勞動人民服務的,大家吃得飽飽才開工去。
現在已是大眾化的早餐,晚飯則沒人吃肉骨茶的。小販們半夜已起身煲排骨,好幾小時後在黎明供應,但生活水準已轉佳,太早了也吃不到。
一定要用很濃的黑醬油來蘸,碟中下了些紅辣椒絲,如果醬油不正宗,肉骨茶做得再地道也沒用,香港的許多餐廳就算有肉骨茶賣,醬油也都不對路,名副其實地泡湯了。
其實自己做起來也不難,有現成的藥材包出售,買回來加排骨和整粒的大蒜煲好了,但是肉骨總是太少,沒有店裏那麼一大煲一大煲的湯那麼濃。
香港賣的,嫌那包藥材貴,自己到藥材店配了起來,份量不對,藥味就太重,變成了涼茶,吃完媽媽聲,但也沒辦法。
當今在上環蘇杭街有一檔,是比較起來算好的,製作態度嚴謹,連醬油也是從當地進口,愈想愈嘴饞,即刻放下筆,驅車前往,大吃三大碗。